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占芳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对立
  • 1篇兴寄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意蕴
  • 1篇意蕴
  • 1篇真面目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价值
  • 1篇诗风
  • 1篇诗人
  • 1篇士风
  • 1篇士人
  • 1篇唐诗
  • 1篇中唐
  • 1篇自省
  • 1篇自是
  • 1篇小说
  • 1篇历代
  • 1篇马诗
  • 1篇面目

机构

  • 7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童占芳
  • 1篇方丽萍
  • 1篇童占芳

传媒

  • 4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爱情小说看中唐士人价值观的转化
2010年
中唐小说由神怪逐渐转向现实生活,婚恋题材传奇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与六朝小说相比,中唐小说更注重人物心理、外貌的描写,思想含量更加丰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唐士人在女色与事业、道德与艳遇间的价值选择,也鲜明展现了爱情在士子们生活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从中我们还能窥见中唐社会潜藏的某些文化信息,如知识拥有者的骄傲,对经济利益的大胆追求等。爱情小说是反映中唐士人价值观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童占芳
关键词:中唐爱情传奇士人价值观
李白的“东山之慕”及意义流转被引量:1
2018年
李白仰慕谢安,在诗歌中大量歌颂谢安,体现了对谢安的情感认同和评价。他反复强调谢安才干与风流,并着意推崇、仿效,也反映了李白与谢安在某些层面的契合。但因个性禀赋上的差异,李白对谢安的接受是有限的。李白并非如谢安那样具有"社稷之臣"的政治才干,他乐于表现谢安一样的携妓风流,以狂傲的姿态展示了独特的"东山之慕"。
童占芳
柳宗元:“愚”者的自省与自是
2012年
柳宗元以"愚"自称的精神内涵,实际上是刚强正直、倔强执着的人格体现,以及对自我追求的反思与肯定。由于特殊的个人背景,他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思想政治见解明显体现出勇于思辨的精神,对社会、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阐释与发展儒学内在价值的同时,高扬主体意识和理性精神、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创造力。
童占芳
对立、冲突与断裂:孟郊赋性及诗风关系
2010年
孟郊诗歌带给读者的是读之不欢、弃之不舍的非常独特的审美感受,这是中唐奔竞士风的反映,也与孟郊真率坦诚的个性气质有关。但最重要的是,它是孟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产物。孟郊诗歌里的许多意象都是激烈冲突、不和谐的。在人与自然、我与"群"的对立中,中国传统美学的和谐、优美等都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狰狞、血腥和悲观。孟郊的诗歌创作,昭示着一种新的诗歌风格的到来。
童占芳
关键词:二元对立诗风士风
不识庐山真面目--以诗人占籍为视角对历代咏青诗的考察
诗人占籍将咏青诗人群体划分为本籍与客籍两类。前者指祖辈在青海、本人在青海出生长大的人(那些因仕宦而离开青海,但写作过表现青海题材的诗人也包括在内)。后者可分为两类:中央政府委派来青为官或个人人幕的。各种原因短期经过此地的...
方丽萍童占芳
唐诗中的苏小小形象研究——以李贺《苏小小墓》为中心
2011年
中晚唐时,歌咏钱塘名妓苏小小的诗出现热潮。究其原因,是因为苏小小形象堆积了中晚唐诗人的多重情愫:追求风流富艳的生活方式、时代、身世感伤等。通过对其中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广的李贺的《苏小小墓》的分析发现,李贺的吟咏苏小小,既是自伤身世,又有时代感伤,还是探寻生命价值的动力源泉。
童占芳
关键词:《苏小小墓》生命价值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的兴寄艺术
2011年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集中揭櫫了贵为皇族、踌躇满志的诗人在中唐社会动荡,各种矛盾激化的大背景下的复杂心态:以神骏良马来抒写自己的不世才华和远大理想;以疲马、瘦马等意象表现怀才不遇、理想落空的人生悲剧。正是在这种满怀希望、跌入绝望的心灵的折磨里,李贺通过组诗的形式展示了他独特的深情绵邈、惝恍迷离的抒情格调和质朴悠远的表现方式。
童占芳
关键词:艺术意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