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群
-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血清Gd-IgA1与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血清Gd-IgA1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且尿蛋白定量为1~3.5 g/d的初次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单用ACEI/ARB;B组(30例),ACEI/ARB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 mg/kg);C组(30例),ACEI/ARB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霉酚酸酯(1.0~1.5 g/d),治疗时间为1年。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收集治疗前、治疗1年后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Gd-IgA1,分析血清Gd-IgA1与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与D组相比,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血清Gd-IgA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1年后,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血清Gd-IgA1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B组和C组治疗后的血清Gd-IgA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GdIgA1水平与同时期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5)。与肾脏病理分级低的患者相比,肾脏病理分级高的患者肾穿刺时血清Gd-IgA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1年后,B组和C组的部分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A组,无效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Gd-IgA1水平在伴有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且该水平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肾脏病理等相关。对尿蛋白定量在1~3.5 g/d的IgA肾病患者,与单用ACEI/ARB相比,联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可能更好。
- 吴旭吴炜飞程志群
- 关键词:IGA肾病
- 妊娠期急性肾损伤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构建与临床验证
- 2021年
- 目的构建妊娠期急性肾损伤(P-AKI)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临床验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妇产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孕产妇100例,根据肾功能是否正常分为AKI组32例、正常组6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后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指标分析,AKI组妊娠期高血压>180 mm Hg、产后出血量>2000 ml、休克时间>60 min、血清总胆红素>100 mmol/L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表明,妊娠期高血压>180 mm Hg(OR=7.258)、产后出血量>2000 ml(OR=9.451)、休克时间>60 min(OR=9.147)、血清总胆红素>100 mmol/L(OR=9.179)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OR=6.088)是P-AKI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程式为Logit(P)=-8.597+1.987X_(1)+2.243X_(2)+2.821X_(3)+2.215X_(4)+1.813X_(5);通过运算得出新的预测指标A,临界值为0.662,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64.7%,准确度为84.5%。随机抽取1例患者数据代入到方程式中,可得P=0.697,明显大于A临界值0.662,故该患者将发生P-AKI的概率为75.9%。结论建立妊娠期急性肾损伤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病进行预测,同时在临床应用中较为直接与快捷,有利于降低P-AKI的发生率。
- 殷琦淳徐云芬叶莉莉程志群范德墉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肾损伤高危因素
- 浙北地区季节气候因素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浙北地区的季节气候因素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为PDA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腹膜透析及发生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PDAP发生季节分组,比较春、夏、秋、冬四组PDAP发生率、致病菌,分析PDAP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83例患者共发生117例次腹膜炎,夏季PDAP发生率最高,为0.34次/风险年,不同季节间PD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AP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r=0.80,P<0.05),但与相对湿度及月平均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0.11、0.55,P均>0.05)。PDAP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但各类致病菌的构成比不存在季节差异(χ^(2)=6.77,P>0.05)。结论本地区PDAP发生与季节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夏季、高温月份,PDAP发生率显著升高,需特别关注腹膜炎的预防。
- 程志群吴旭范德墉刘波吴炜飞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非糖尿病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入选非糖尿病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组(n=30)和普通透析组(n=30),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透析组随访6个月,使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PGRN、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总钙、血磷、甲状旁腺素(PTH)、血脂、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p Kt/V)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通量透析组和普通透析组患者HOMA-IR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高通量透析组的HOMAIR、PGRN、IL-6、hs-CRP、血磷、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亦明显低于普通透析组(P<0.05)。而普通透析组的HOMA-IR、PGRN、IL-6、hs-CRP、血磷、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降低非糖尿病MHD患者血清PGRN水平,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及胰岛素抵抗。
- 程志群陈理境范德墉施向东
-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通量胰岛素抵抗
- 健康管理误区纠偏教育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者钙磷代谢中的应用研究
- 2020年
- 目的观察健康管理误区纠偏教育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者钙磷代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维持性血透治疗且并存钙磷代谢紊乱者86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常规教育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接受健康管理误区纠偏教育,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管理行为遵医度评分和钙磷代谢指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高磷血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管理误区纠偏教育可提高钙磷代谢紊乱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健康管理行为遵医度,改善钙磷代谢紊乱状况,降低高磷血症发生率。
- 孟小华程志群凌扣荣
- 关键词:健康管理终末期肾病钙磷代谢
- 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釆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其分为实验组(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和对照组(缬沙坦),每组各45例,连续用药24w。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压变化、24 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24w的治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5%(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平均舒张压(diastole blood pressure,DBP)、24h尿蛋白定量、SCr及BUN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Ccr、GFR明显上升,炎性因子TNF-α、hs-CRP、IL-6水平较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SCr、Ccr、GFR,调节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hs-CRP水平方面要优于缬沙坦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病情。
- 吴炜飞程志群施向东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炎症因子临床疗效
- 腹膜透析患者超滤衰竭相关外泌体来源miRNA的初步筛选
- 2022年
- 目的初步筛选与腹膜透析患者超滤衰竭相关的外泌体来源miRNA。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30例。其中15例患者腹膜平衡试验提示超滤衰竭,为观察组,另15例患者腹膜平衡试验提示无超滤衰竭,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指标,并各随机抽取3例,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腹膜透析流出液外泌体来源miRNA水平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原发病、有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及Hb、CRP、TC、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清校正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首次透析时间早、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总次数多、腹膜转运特性为高转运比例高,血白蛋白、总尿素清除指数(Kt/V)及残余肾功能均偏低,血磷及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流出液外泌体中存在70个有明显表达差异的miRNA,其中hsa-miR-125a-3p_R-1、hsa-miR-1273c-p3和hsa-miR-132-3p等41个表达上调,hsa-miR-708-5p、hsa-miR-155-5p_R-1和bta-miR-2904-2-p5等29个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膜透析超滤衰竭患者的腹膜透析流出液外泌体存在多种miRNA表达的失调,miRNA可能参与腹膜超滤衰竭的发生。
- 吴旭吴炜飞程志群范德墉
- 关键词:腹膜透析超滤衰竭外泌体MIRNA
- 血镁水平与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究血镁水平与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144例随访超过6个月的CAP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期间血清镁水平分为低血镁组(血清镁<0.66 mmol/L)、正常血镁组(血清镁0.66~1.07mmol/L)和高血镁组(血清镁>1.07 mmol/L),根据营养状况分为营养正常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不同血镁水平组和不同营养状况组患者的基础数据、随访临床实验室数据,比较不同血镁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分析营养不良及CAP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血镁水平组年龄、原发病是否为糖尿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钙、血磷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评分(SG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营养状况组年龄、Hb、Alb、胆固醇、总尿素氮清除率、血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血镁是SGA评分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8.436,P<0.05);不同血镁水平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镁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4.124,95%CI 1.518~11.205,P<0.05)。结论血清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APD患者的营养状态,血镁水平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低血镁是导致CA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殷琦淳程志群
- 关键词:腹膜透析镁营养状况
- 专项护理系统化供给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系统化供给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12月行腹膜透析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3月行腹膜透析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腹膜透析常规护理及出院随访,观察组接受专项护理系统化供给模式干预,干预时间1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专项护理系统化供给模式对腹膜透析者开展腹膜炎预防干预,可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孟小华程志群凌扣荣
- 关键词:系统护理腹膜透析腹膜炎
- C-188季节因素对维持性血透病人血压的影响
- 目的探讨季节因素对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影响.一般资料:累计病人44名,男性35名,女性9名,均为尿毒症,维持性血透病人.年龄最大74岁,最小32岁.血透年限最长17年,最短1年.血透每周两到三次,每次血透理论KT/V为1.4...
- 程志群施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