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学生信息技术使用及其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基于PISA数据的中芬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基于PISA最新一轮的测评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我国和芬兰学生的信息技术(ICT)使用差异以及ICT使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两国学生的ICT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学生在大部分ICT变量的表现上要低于芬兰学生;(2)两国学生在ICT使用上均可区分为不同模式,表现在ICT数量、ICT感知和ICT活动上的不同;(3)两国学生在ICT使用对其科学素养的影响上有共性也有差异。最后,研究从着力培养我国学生的ICT兴趣与ICT自我效能、针对不同模式的学生进行ICT使用方式的指导、合力推动ICT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三方面,对研究发现以及可能的对策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业的促进作用。
- 王春丽顾小清
- 关键词:信息技术ICT教育信息化PISA
- 形成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文化——“全国首届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综述被引量:17
- 2015年
- 在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教育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瓶颈。全国首届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于2015年10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就如何提升我国教育实证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倡导形成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文化。本文对论坛的主题报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教育实证研究的理论辨析与现状、教育实证研究的方法论、教育实证研究案例与相关领域经验三个角度对论坛的主要内容进行综述,并试图提炼出本次论坛对教育技术领域开展实证研究的相关启示,即研究目标上要以学习改进为目的进行学习技术研究,研究规范上要继续完善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研究准则上要实现实证研究的重复性。
- 王春丽顾小清
- 关键词:教育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
- 信息技术的作用发生了吗:教育信息化影响力研究被引量:27
- 2016年
- 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MOOCs、翻转课堂、微课等信息技术应用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信息技术因此也被寄予了引领教育变革、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厚望。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学习?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力?这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追问"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学习"这一问题,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影响进行探究。在分析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分析"信息技术是否促进学习"的研究思路。通过三个研究案例,文章对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MOOCs、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习中过程性因素的改善有助于提升最终的学业成就。本研究得到的启示是,探究信息技术的教育影响力,应建立客观及全面的评估框架。
- 顾小清王春丽王飞
-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回望二十年: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及其角色被引量:26
- 2017年
- 技术与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的两大动力,二十世纪以来基于信息化的领域创新速度要远远超过前几次革命,技术在促进人类文明前进上有目共睹。不同领域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与协同变得更为普遍,信息时代已成现实。回望过去二十年,这场技术带来的深刻系统变革在与教育的持久碰撞中,其潜力是否得到有效、全面的释放?技术多年来沉降到教育情境的程度有多大?文章试图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审视近二十年来教育领域技术的使命与角色变化,为当下的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的教育改进提供经验。文章采用历史分析法、案例比较法等,对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以及学校访谈等来源数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技术在学校的存在形态和方式、技术是否变革学校功能、教育相关者对技术的期待的改变、技术与教育之间不停歇地寻求平衡这四个部分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报告。通过获取不同参与者对实践理解的视角,以重构、表现教育领域技术的内化历程。结论与启示是:在新一轮赛跑中寻求平衡、发挥技术对教育的重塑作用需要系统性设计、延续与颠覆并存地建构与重构教学过程、为知识创造提供机会。
- 顾小清王春丽王飞
- 关键词:教育改革角色历史分析口述史
- 教育创新路径:延续抑或颠覆被引量:8
- 2015年
-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信息技术变革教育寄予的期望日益提高。技术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却至今未有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创新行动多数并未走得太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所创生的一些新的教育服务模式,又的确蕴含着重塑和创新教育的新的期待。笔者基于创新理论的两种不同路径,借用了RPV(资源、过程、价值观)组织能力框架,对信息技术引领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笔者提出的观点是,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创新会以两种路径呈现: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正规教育,将以持续性创新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的变革作用,特别是教育实践的功能会发生内涵的改变;以教育服务为代表的非正式教育,则将呈现颠覆性教育创新,信息技术将会重塑教育的服务模式。文章最后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学校开展持续性创新的策略,以及如何应对颠覆性创新,以期进一步提升技术丰富环境下的教育创新实践行动。
- 顾小清王春丽
- 关键词:教育创新颠覆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