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铜系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低碳醇可用作清洁环保的燃料添加剂且显示较大潜力。由于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复杂且催化体系多样,尽管其研究已有90余年的历史,但反应机理仍存在争论。总结了甲醇同系化、烯烃水合、缩合、插入等Cu系催化剂上合成低碳醇的多种机理,指出要结合现代表征手段与分子动力学模拟,从而阐明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与中间物种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周鹏飞王新刘定华葛祥
- 关键词:低碳醇CO加氢反应机理
- 制备方法对合成低碳醇Cu-Zn-Zr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016年
-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Zr催化剂,借助XRD,BET,H_2-TPR和CO-TP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评价了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有机助剂丙烯酰胺的并流沉淀法制备的Cu-Zn-Zr催化剂较其他方法具有晶粒细化,比表面积大,活性组分分散更均匀等优点,该催化剂催化性能较好,C_(2+)醇选择性较高。
- 王新周凡周鹏飞刘定华刘晓勤
- 关键词:低碳醇
- 配合物[C_(10)H_9N]_2CuBr_2的制备、结构分析及其对乙醇氧化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被引量:1
- 2015年
- 以Cu Br2和4-甲基喹啉为原料,在乙醇溶剂中制备了含溴铜(Ⅱ)配合物。通过FTIR、EA、XRD和ICP-AES表征,初步确定了配合物分子结构为[C10H9N]2Cu Br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其结构、自然原子电荷和前线轨道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分子结构的可靠性,并将该配合物应用于乙醇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乙酯催化反应中。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浓度为0.075 g·ml-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压力为3.5 MPa,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乙醇的转化率达到21.5%。通过探讨反应机理,认为该配合物催化剂稳定性适中,有利于主反应控制步骤CO的插入反应,有助于中间体的形成,从而使催化活性得到提高。
- 徐凯王新刘定华刘晓勤孙林兵
- 关键词:配合物密度泛函理论氧化羰化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