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瑞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整治工程影响下的河口拦门沙航道回淤特征及成因——以射阳港航道为例被引量:13
- 2017年
- 通过不同时期实测地形资料,对比分析射阳港拦门沙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建设后航道的回淤分布特征;利用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潮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射阳河口拦门沙航道开挖后的水流、含沙量特征;探讨了射阳港拦门沙航道淤积的泥沙来源和淤积成因。研究表明:航道开挖后沿程普遍淤积,尤其是口门及堤根区段航道淤积严重。导致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为:有掩护航道内涨潮流速大、落潮流速小,口门外高含沙量水体进入航道后泥沙很难被带出航道,导致航道内普遍淤积;口门内2 km范围内回淤较大是由于越堤流输沙和口门内侧涨潮期间存在明显回流;导堤根部航道段回淤较大是由于射阳河与黄沙港河汇流后河道放宽,落潮期间出河口的水体挟沙力突然降低。
- 陈可锋陆培东王乃瑞
- 关键词:拦门沙航道淤积整治工程
- 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热带气旋是危害中国最严重的天气系统,分析和认识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新特征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近70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登陆中国沿海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发生了明显变化。近年台风登陆频数高于往年平均,其整体强度和最大值均呈增大趋势,年台风强度的不稳定性加剧;研究还发现台风强度越高,其生成地纬度带范围越窄且越靠近赤道;建立了高强度热带气旋(STY和SUPER TY)时间和纬度的关系"φ—m"。检验了台风季长与初旋日呈负相关且不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台风季长符合正态分布并给出概率密度公式。
- 张金善殷成团张然熊梦婕王乃瑞
- 关键词:热带气旋风暴潮气候变化频数源地
- 射阳港拦门沙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前后水沙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为研究工程区海域水沙特征的时空分布、运动规律,采用不同时期的现场水文泥沙资料,对射阳港拦门沙航道工程建设前后的水流、含沙量、悬沙粒径和底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射阳港一期航道工程建设后航道内潮波发生变形,涨潮流速大、历时短;落潮流速小、历时长,进入到航道内泥沙很难被带出航道,容易导致航道淤积。工程区海域整体含沙量较大,一期工程建设后导堤内涨潮含沙量明显增大,口门净输沙向口内,通过口门进入到航道的高含沙水体是航道淤积的重要沙源之一。导堤间边滩表层存在部分淤泥,且具有一定流动性,在水流及自身重力作用下,边滩淤泥可归入航道内。
- 陈可锋王乃瑞徐俊辉陆培东
- 关键词:拦门沙水沙特征整治工程
- 南黄海大型潮汐水道动力地貌环境对人类活动响应——以小庙洪水道为例被引量:5
- 2020年
- 辐射沙脊群内潮汐水道由于没有固定的边界,其稳定性对人类活动影响更加敏感。通过收集近20年来辐射沙脊群南翼小庙洪海域实测高分辨率水下地形资料,结合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人类活动对小庙洪海域水动力和地形冲淤累积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小庙洪水域边滩匡围面积达126.09 km^2,边滩匡围导致小庙洪尾部、中部及口门段断面流量分别减小14.2%、15.79%和9.13%;尾部、中部及口门段深槽区平均流速分别减小20~30 cm/s、10~20 cm/s和5~10 cm/s。小庙洪水道南侧-5 m等深线变化幅度较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10 m等深线继续向西延伸,向南拓展。近20年来小庙洪边滩匡围虽导致水道内纳潮量和水动力有所减弱,但由于目前匡围区均处于高滩区域,各匡围工程所引起的泥沙冲淤仅限于工程区附近,对小庙洪水道整体稳定性、深槽主轴南逼、口门水道整体北淤南冲的演变趋势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 陈可锋曾成杰王乃瑞徐俊晖
- 关键词:辐射沙脊群动力地貌数学模型
-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地貌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19年
- 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在国内潮成沙体中较为罕见,有关辐射沙脊形成的动力机制已有定论,但对其形成时间和物质来源说法不一。运用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数学模型复演了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岸外辐聚辐散的流场不依赖于局部海底地形而独立存在;不同初始地形下只要泥沙供给充足,经过150年左右潮流动力对地形不断塑造,辐射状"水道-沙脊"相间的地貌格局都能基本形成;辐射沙脊群是废黄河北归约150年后,随着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不断被侵蚀,辐聚辐散的潮流对不同来源物质重新塑造的结果,是动力-泥沙-地形相互作用的产物。
- 陈可锋郑金海陆培东王艳红张弛王乃瑞
- 关键词:辐射沙脊群南黄海
- 环抱式港湾水体交换能力研究——以盐城滨海月亮湾工程为例
- 对滨海海域水文泥沙等自然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依据最新实测的地形和水文泥沙资料建立了工程区海域的平面二维潮流和水质数学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平面布置方案下环抱式港湾内水体交换能力。水体交换率计算结果显示:...
- 王乃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