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智斌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南海红树林真菌No.1403产生灰黄霉素的发酵条件初步优化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南海红树林真菌1403的菌体生长和灰黄霉素生产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所选取的8个相关因素为:pH值、葡萄糖浓度、蛋白胨浓度、酵母膏浓度、MgCl2.6H2O浓度、NaCl浓度、K2HPO4浓度、ZnSO4浓度。结果表明:对菌体生长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P=0.001 3)和MgCl2.6H2O浓度(P=0.001 5)。对培养液中灰黄霉素的代谢量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葡萄糖浓度(P=0.003 0),NaCl浓度(P=0.002 6),MgCl2.6H2O浓度(P=0.011 0),K2HPO4浓度(P=0.010 7),ZnSO4浓度(P=0.012 1)。此筛选结果为工业发酵提供了条件。
- 夏雪奎黄晓聪张捷梁智斌谢丽娜佘志刚林永成L.L.P. VRIJMOED
- 关键词:灰黄霉素
- HPLC/ESI/MS技术在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1403#的次级代谢产物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HPLC/ESI/MS检测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Halorosellinia sp.1403#的次级代谢产物,推断代谢产物的分子量大小、极性,结合HPLC/ESI/MS2推断可能的结构。添加硼酸作为生长因子,将在该条件下获得的代谢产物和标准物对比,发现了10个已经在原来条件下得到的代谢产物,包括两个首次从该菌在原培养条件下发现的新代谢产物和14个在原培养条件下没有发现的代谢产物。实验证明HPLC/ESI/MS对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夏雪奎梁智斌刘昌衡佘志刚林永成袁文鹏刘新张永刚
- 关键词: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