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EG修饰β-谷甾醇制备新型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用聚乙二醇(PEG)修饰β-谷甾醇(PEG-Sito)制备新型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可行性。方法:以丁二酸酐为连接臂连接β-谷甾醇与PEG 2000合成PEG-Sito;以鞘磷脂和PEG-Sito为膜材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脂质体以鱼精蛋白沉淀法进行包封率的测定;1H-NMR验证PEG-Sito的合成;粒径、电位、AFM电镜表征该新型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结果:1H-NMR证实了PEG-Sito的合成成功,采用乙醇注入法用PEG-Sito为材料制备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4.3%,粒径288.1 nm,电位-20.25 mV,电镜下呈规则圆形。结论:用PEG-Sito为材料制备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方法可行,绞股蓝总皂苷包封率高,形态和粒径均较好。
- 喻樊杨锦明李金娟
- 关键词:绞股蓝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Β-谷甾醇聚乙二醇
- 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用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的可行性,并筛选最佳制备工艺与处方。方法以卵磷脂和β-谷甾醇为膜材制备不含胆固醇的槲皮素脂质体;以离心沉淀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定指标,筛选该新型槲皮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用正交设计优化该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用粒径、Zeta电位、AFM电镜、体外释放表征该新型槲皮素脂质体。结果该新型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方法为薄膜分散法,通过正交设计得最佳工艺为槲皮素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5,卵磷脂与β-谷甾醇的质量比为6∶1,PBS缓冲溶液pH值为6.0,水化时间为2 h。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2.55±1.10)%,载药量为(11.40±1.14)%,粒径为(194.60±4.38)nm,Zeta电位为(30.45±0.42)mV;AFM电镜验证表明该新型脂质体呈规则球形,粒径均一;新型脂质体体外释放与普通脂质体无差异。结论用β-谷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槲皮素脂质体方法可行,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槲皮素脂质体包封率高,形态和粒径均较好,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喻樊杨锦明
- 关键词:槲皮素Β-谷甾醇脂质体卵磷脂正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