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宁夏枸杞‘中科绿川1号’果实和叶片的主要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国家林业局审定的宁夏枸杞新品种‘中科绿川1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月份采集的枸杞叶片芦丁含量,以及果实总黄酮、总多糖、总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叶片芦丁含量在枸杞盛果期较低,抽条期较高;果实总黄酮、总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在头茬果中含量较高,盛果期果实含量较低;果实总多糖可能与果实量呈负相关;褐化果(俗称"油果")总黄酮含量与正常果差异不大,可用作提取枸杞黄酮类物质的原材料。研究结果可为枸杞果实分级、成分提取提供新思路。
- 李重杨天顺张盛陈清平王瑛陈立松
- 关键词:宁夏枸杞果实叶片活性成分
- 土壤和采收季节对三个产地宁夏枸杞活性成分的影响
-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受植物基因型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调控。本研究选定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三个栽培品种‘宁杞4号’、‘宁杞7号’、‘中科绿川1号’为研究对象,以枸杞干果总黄酮、总类胡萝卜...
- 李重
- 关键词:枸杞土壤环境道地性
- 文献传递
- 用于枸杞品种鉴定的多重EST-SSR标记的建立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近年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栽培面积急速增长,从而导致枸杞的栽培品种混杂、退化等问题,本研究运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发可用于鉴定宁夏地区七个宁夏枸杞栽培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0对引物能够准确、高效的鉴定宁夏枸杞的七个栽培品种。基于多重引物PCR理论,将这10对引物分成四组,在面对大批量鉴定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减少鉴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运用UPGMA聚类分析,绘制宁夏枸杞七个栽培品种的聚类图。结果表明,"宁杞1号"和"宁杞9号"亲缘关系较近,在同一分支上;其它五个品种在另一分支上,其中"宁杞4号"与"宁杞5号"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为未来绘制宁夏枸杞的遗传图谱和开发适用于宁夏枸杞的高通用性的SSR标记提供理论基础。
- 李重胡伟明杨天顺潘丽珠胡忠庆陈立松王瑛
- 关键词:枸杞SSR
- 一种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本发明的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给枸杞种植生产管理带来便捷、省时、省工、高效的优点。这种篱壁架式架体稳固,可有效提起或架起各种喷灌设施,如滴灌带、雾喷喷灌管等,解决土壤水、肥、药一体...
- 王瑛杨天顺黄宏文曾少华李重
- 文献传递
- 我国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调查被引量:15
- 2013年
-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材之一。同时也是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的重要原料。野生甘草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其中西北地区作为现今甘草主产区,也是采挖破坏比较严重的区域。通过走访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北地区31个县市的野生甘草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野生甘草资源群落普遍较小,密度较低,群落结构简单并且呈现片段化分布状态,已破坏生境难以恢复,现阶段野生甘草资源仍在减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野生甘草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快优良种质的选育和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达到野生甘草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并举的目的。
- 杨路路陈建军杨天顺李重胡伟明王瑛
- 关键词:甘草资源分布
- 一种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本发明的篱壁模式栽培枸杞的方法给枸杞种植生产管理带来便捷、省时、省工、高效的优点。这种篱壁架式架体稳固,可有效提起或架起各种喷灌设施,如滴灌带、雾喷喷灌管等,解决土壤水、肥、药一体...
- 王瑛杨天顺黄宏文曾少华李重
- 文献传递
- 枸杞硬枝黑白双层膜扦插育苗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枸杞硬枝黑白双层膜扦插育苗技术具有发芽早、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假活现象少的优点,最终成活率高达80%以上;采取种苗生长期科学地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夏末秋初能够收获到2-3批果实,可以将全年育苗的成本费收回,也能生产出较高比例的大规格优质种苗,将原来种苗出圃率只有40%,可提高50%以上,使当年培育的种苗出圃率达到90%以上,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 杨天顺张建忠李重王瑛
- 关键词:枸杞扦插育苗双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