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作品数:7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浙江省台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锁骨外固定器和手术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内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768例,应用自行设计的锁骨外固定器保守治疗528例,男321例,女20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2岁,青壮年为多,男多于女,骨折成3部分165例,以上者3... 马毅 陈海啸 林列 梁军波 朱忠 喻晖 徐伟文献传递 盆底肌电刺激法联合直肠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盆底肌电刺激法联合直肠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NB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SCI后NBD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直肠功能训练,包括腹部按摩、直肠和肛门刺激训练和排便体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盆底肌电刺激法,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定性指标(排便时间、排便频率和大便控制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排便频率明显减少,大便控制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直肠功能恢复情况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法联合直肠功能训练用于SCI后NBD患者效果确切,能明显缩短排便时间和排便频率,提高大便控制评分,有效改善肠道功能。 顾巧萍 徐伟 周慧青关键词:脊髓损伤 颈椎黄韧带囊肿一例 2020年 女性,66岁,因"行走不稳7年,双下肢麻木无力加重1周"于2018年6月8日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转身困难;1周前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双上肢无明显症状,无明显排便、排尿困难或大小便失禁,无鞍区麻木、晨僵,无关节红肿、发热畏寒等,否认既往头颈部外伤史。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遂于我院就诊。 米爽 吴燕君 徐伟 洪正华 王章富关键词:大小便失禁 双下肢麻木 关节红肿 排尿困难 晨僵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后失血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对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患者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探究合理有效的TXA局部使用方式。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单节段单侧减压椎间融合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于缝合切口前向切口创面内倒入20ml TXA溶液(1g TXA:20ml生理盐水);对照组不给予氨甲环酸而仅在切口创面内倒入20ml生理盐水。两组均在缝合后夹闭引流管2小时后再开放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术后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D-二聚体、术后输血例数、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血肿、肺栓塞、心肌缺血、缺血性脑病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D-二聚体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总引流量和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输血例数和血栓事件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关闭切口前局部创面内给予20ml TXA溶液(1g TXA:20ml生理盐水)、缝合后夹闭引流管2小时后再开放引流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失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引流管、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且不会增加DVT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使用方式。 米爽 吴燕君 郑彬彬 杨宇 徐伟 潘文俊关键词:氨甲环酸 失血 腰椎融合 运动锻炼辅助药物治疗对脊髓损伤继发的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辅助药物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后继发的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接诊的SCI后继发的OP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钙尔奇D片+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联用组加运动锻炼,两组均连用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腰背部疼痛、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联用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的腰椎骨L1~4、股骨颈和粗隆区BMD值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联用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的血清钙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血清磷和ALP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联用组变化幅度更明显(P<0.05);联用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χ^(2)=4.050,P<0.05)。结论运动锻炼辅助药物治疗SCI后继发OP患者的疗效确切,不仅可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而且能提升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 顾巧萍 孙微 徐伟关键词: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运动锻炼 骨密度 骨代谢 ICF-CY架构下的儿童脑外伤康复评估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架构,评估脑外伤患儿的功能预后,探讨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ICF-CY理论框架指导下,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82例脑外伤患儿进行近期康复评定和伤后1~2年远期随访,分析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脑外伤患儿中,以脑挫伤(81.71%)、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7.07%)及颅骨骨折(54.88%)多见。近期康复结果显示:治愈6例(7.32%),显效36例(43.90%),有效32例(39.02%),无效8例(9.76%),总有效率为90.24%。82例患儿中,随访了68例(82.93%),其中远期康复结局差17例,占25.00%;近期康复结局好51例,占7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时间久、缺乏康复医疗及康复介入时间迟是儿童脑外伤远期康复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将ICF-CY体系作为功能障碍评定的基本框架,能够获得儿童脑外伤更全面、客观的功能信息。 杨华 王晓君 徐伟 陈世宏 罗静 毛利军关键词:儿童 脑外伤 康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的发展及应用回顾 被引量:5 2015年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 for Children and Youth,ICF-CY)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统一、标准的语言和框架来描述儿童的健康状况。自ICF-CY出版以来,ICF-CY的相关研究及应用迅速在各国展开,为此本文就近年来有关ICF-CY的研究作一回顾,促进ICF-CY理论及工具在康复领域中的开展。 杨华 徐伟 陈翔关键词:康复评估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