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波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甲状腺
  • 3篇显像
  • 2篇样癌
  • 2篇丝氨酸
  • 2篇髓样
  • 2篇髓样癌
  • 2篇酰胺
  • 2篇聚酰胺-胺
  • 2篇甲状腺髓样癌
  • 2篇脯氨酸
  • 2篇氨酸
  • 2篇PAMAM
  • 2篇G5
  • 1篇蛋白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断层显像
  • 1篇对比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影像系统

机构

  • 9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海波
  • 8篇朱高红
  • 3篇何蕊
  • 2篇陈礼林
  • 1篇杨宇舟
  • 1篇吴斌
  • 1篇方东
  • 1篇苏玉林
  • 1篇王娇
  • 1篇杨洪文

传媒

  • 4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靶向肽结合131Ⅰ—PAMAM(G5.0)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研究131I标记靶向肽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组氮酸-脯氨酸(SRESPHP)(简称SR)修饰的第五代聚酰胺-胺(PAMAM(G5.0))的体外性质及其作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靶向探针的可行性。方法 用氯胺T法进行PAMAM(G5.0)-SR和PAMAM(G5.0)的131I标记,通过薄层层析法分别测定所制备的两种探针的标记率及稳定性,并考察131I标记物的脂水分配系数;通过阻断摄取实验分别考察两种探针的靶向性;计算两种探针对细胞的半数致死剂量并分析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GraphPad Prism 5.01分析软件对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数据进行样本t检验。结果 131I-PAMAM(G5.0)-SR和131I-PAMAM(G5.0)的标记率均大于70%,纯化后的放化纯度均大于90%。两种探针在体外PBS体系中的稳定性好,且均显示出良好的水溶性。细胞阻断实验结果显示,加入PAMAM(G5.0)-SR阻断的131I-PAMAM(G5.0)-SR细胞摄取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15、22.590和22.570,均P〈0.01),提示131I-PAMAM(G5.0)-SR对细胞具有较好的靶向性。131I-PAMAM(G5.0)-SR的细胞半数致死剂量为513.6 kBq/mL。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迟,细胞对半数致死剂量下的131I-PAMAM(G5.0)-SR的摄取逐渐降低,但在48 h细胞摄取出现上升的现象,随后细胞摄取再次下降。结论 131I-PAMAM(G5.0)-SR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质,可靶向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并抑制细胞增殖。
陈礼林谢丽君张海波杨洪文何蕊冯成涛朱高红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聚酰胺-胺
PACS结合PBL/CBL模式在泌尿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PACS影像系统结合PBL/CBL在提高泌尿核医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随机分配学生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实验组。比较两组学生泌尿系统及核医学理论测试、问卷调查测评成绩。结果:对照组泌尿系统和问卷调查成绩分别为(5.22±2.14)和(8.39±0.56),明显低于实验组的(6.05±2.54)(P<0.05)和(8.77±0.28)(P<0.01)。实验组综合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ACS结合PBL/CBL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取得较好学习效果。
朱高红吴斌张海波何蕊陈礼林杨宇舟
靶向肽介导的131I-PAMAM(G5.0)纳米探针在甲状腺髓样癌鼠模型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制备新型分子靶向探针131I-第五代聚酰胺-胺[PAMAM(G5.0)]-多肽[靶向甲状腺髓样癌(MTC)细胞的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组氨酸-脯氨酸(SRESPHP,简称SR)、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甘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精氨酸(GPLPLR,简称GP)及双靶向肽(SR/GP)],探讨其对MTC模型的靶向性。方法用氯胺T法对修饰后的前体药物PAMAM(G5.0)、PAMAM(G5.0)-SR、PAMAM(G5.0)-GP及PAMAM(G5.0)-SR/GP进行131I标记,合成阳性对照组131I-PAMAM(G5.0)及实验组131I-PAMAM(G5.0)-SR、131I-PAMAM(G5.0)-GP、131I-PAMAM(G5.0)-SR/GP 4种探针,用薄层色谱法测定放化纯和稳定性。予MTC荷瘤裸鼠腹腔注射探针后,检测24 h各器官及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分别于4、8和24 h进行SPECT/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获得肿瘤与对侧肌肉组织的肿瘤/正常组织放射性比值(T/NT),并对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Na131I)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Dunnet-t检验处理数据,24 h肿瘤%ID/g与T/NT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探针131I标记率均>75%,放化纯均>90%。各组间24 h肿瘤%ID/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00,P<0.001),其中注射131I-PAMAM(G5.0)-SR的肿瘤摄取最高[(1.80±0.18)%ID/g]。5组探针SPECT/CT显像的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76,P<0.05),不同时间的T/NT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8.630,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31I-PAMAM(G5.0)-SR在4、8和24 h T/NT明显升高(t=4.169、7.123和4.032,均P<0.05),131I-PAMAM(G5.0)-GP在4 h T/NT明显升高(t=5.893,P<0.05);131I-PAMAM(G5.0)-SR在24 h T/NT明显高于131I-PAMAM(G5.0)-SR/GP(t=2.871,P<0.05)。结论实验组3种多肽探针对MTC均具有一定靶向性,其中131I-PAMAM(G5.0)-SR靶向性最好,有望应用于MTC的靶向诊治及预后评估。
冯成涛谢丽君邓赟张海波郑皓王梓延赵继华朱高红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
^(18)F-FDG PET/CT对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的诊断效能:Meta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甲状腺球蛋白(Tg)表达阳性(简称Tg阳性)且^(131)I全身显像(WBS)结果阴性(简称^(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18)F-FDG PET/CT对DTC复发患者诊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诊断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文献是否存在阈值效应,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Q检验,采用Deeks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Z检验分析行诊断性全身显像(Dx-WBS)与治疗性全身显像(Rx-WBS)的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并分析在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036例DTC复发患者,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低(I^(2)=47.5%,P=0.018),异质性可能源于病例数(r=1.462,P=0.021),存在较小的发表偏倚(P=0.070)。^(18)F-FDG PET/CT诊断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的合并灵敏度为0.87(95%CI:0.82~0.91)、特异度为0.79(95%CI:0.68~0.86)、阳性似然比为3.76(95%CI:2.32~6.09)、阴性似然比为0.20(95%CI:0.14~0.27)、诊断优势比为23.89(95%CI:13.23~43.12)、SROC的AUC=0.91(标准误0.02)、Q指数为0.837(标准误0.023)。行Dx-WBS与Rx-WBS的DTC复发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1,P>0.05)。在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行Dx-WBS与Rx-WBS的DTC复发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64、0.525,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行Dx-WBS与Rx-WBS、在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患者^(18)F-FDG PET/CT的诊断效能均
郑皓张海波何蕊方东谢飞江丽玲苏玉林朱高红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META分析
PET体积计算机辅助判读代谢评估在淋巴瘤疗效随访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T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PERCIST)1.0在淋巴瘤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扫描的淋巴瘤患者93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68例、霍奇金淋巴瘤25例,采用Kappa检验比较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RECIST)1.1和PERCIST 1.0标准评估淋巴瘤治疗疗效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治疗有效率(RR)。结果PERCIST 1.0与RECIST 1.1标准评估93例淋巴瘤治疗效果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72,P<0.05);对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估的一致性欠佳(Kappa=0.253、0.316,P<0.05)。93例淋巴瘤患者,RECIST 1.1标准的RR低于PERCIST 1.0标准(RR=46%、64%,P=0.003)。在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5例霍奇金淋巴瘤中,RECIST 1.1标准的RR均低于PERCIST 1.0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RR=50%、66%;霍奇金淋巴瘤:RR=32%、56%,P=0.043、0.031)。结论18F-FDG PET/CT评价标准PERCIST 1.0评价淋巴瘤治疗效果的有效率高于传统使用的基于解剖变化评估的RECIST 1.1标准,PERCIST 1.0标准对淋巴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梓延冯成涛张海波邓赟郑皓朱高红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空气对比剂灌肠MR结肠成像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1、评估空气对比剂灌肠MR结肠成像的可行性和成像质量;2、评估MR结肠成像对结直肠肿块检出的敏感性;3、对结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材料和方法搜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因为粪便隐血实验阳性、排便性状改变、腹部...
张海波
关键词:对比剂结肠成像
文献传递
^131I-PAMAM(G5.0)介导靶向肽在甲状腺髓样癌模型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新型分子靶向探针^131I-PAMAM(G5.0)-SR、^131I-PAMAM(G5.0)-GP及^131I-PAMAM(G5.0)-SR/GP[其中,PAMAM(G5.0):第五代聚酰胺-胺;SR: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组氨酸-脯氨酸(SRESPHP,简称SR);GP:甘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精氨酸(GPLPLR,简称GP)]在荷瘤甲状腺髓样癌(MTC)模型中的靶向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和分析靶向肽SR、GP及SR/GP,分别将其与修饰后的PAMAM(G5.0)共价连接,合成前体药物PAMAM(G5.0)-SR、PAMAM(G5.0)-GP及PAMAM(G5.0)-SR/GP。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法检测PAMAM(G5.0)键合靶向肽前后的纳米粒径及Zeta电位。采用氯胺T法对修饰后的PAMAM(G5.0)、PAMAM(G5.0)-SR、PAMAM(G5.0)-GP、PAMAM(G5.0)-SR/GP进行^131I标记,合成阳性对照组[^131I-PAMAM(G5.0)]及实验组[^131I-PAMAM(G5.0)-SR、^131I-PAMAM(G5.0)-GP、^131I-PAMAM(G5.0)-SR/GP]的4种探针。通过薄层色谱法分别测定探针的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经模型鼠腹腔注射阴性对照组(Na^131I)、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探针后,分别于4、8、12、24及48 h进行SPECT/CT显像,并计算靶/非靶值(T/NT),同时处死裸鼠取肿瘤及重要脏器测定放射性,以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表示。组间同一时间点T/NT、组内不同时间点T/NT及组间24 h肿瘤放射性摄取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纯化后的靶向肽SR、GP和SR/GP的纯度均达99%。PAMAM(G5.0)键合SR、GP、SR/GP前后的纳米粒径分别为4.47、5.70、4.71、5.95 nm,Zeta电位分别为+37.95、+20.02、+28.34、+24.37 mV。^131I标记4种探针的标记率均>75%,放射化学纯度均>90%,48 h的体外稳定性显示,放射化学纯度均在85%以上。SPECT/CT图像显示,实验组探针在不同时间的T/NT均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131I-PAMAM(G5.0)-GP在4 h的T/NT(6.03±1.45)与阳性对照组(2.18±0.39)、阴性对照组(1.36±0.00)比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5,P=0.033;t=
冯成涛张海波郑皓王梓延邓赟赵继华朱高红
MRI误诊的椎体海绵状血管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被引量:6
2018年
笔者报道了一例双下肢乏力4月余,加重伴疼痛、活动受限一周的病例。MRI显示病灶累及胸3椎体、椎体附件和周围组织,并延伸到椎管内硬脊膜,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MRI因病变范围广且增强后明显强化,考虑为恶性肿瘤。而18F-FDGPET低代谢结合CT点状、栅栏状钙化灶和椎体骨质无破坏,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且术后病理因病灶内见异常血管聚集成丛状,血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文献复习加深了对椎体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其可累及椎体、椎体附件,甚至延伸到椎管内和(或)周围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畸形,MRI增强后呈明显强化,但是PET显像则呈低代谢。当MRI显示病变范围广伴明显强化,而椎体无骨质破坏,怀疑恶性肿瘤时,应结合PET/CT对诸如海绵状血管瘤等良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冯成涛张海波朱高红
关键词:18F-FDGPETPET/CT显像海绵状血管瘤椎体附件MRI误诊
甲状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来源和存活途径被引量:2
2022年
目前越来越多关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得到了关注。已有研究证明不管预后良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是预后不良的未分化或失分化甲状腺癌均存在肿瘤干细胞。甲状腺癌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中起主要作用,甚至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复发和耐药的根源,因此甲状腺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对甲状腺癌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对最新的甲状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来源和存活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谢丽君朱高红赵继华张海波王娇
关键词:甲状腺癌肿瘤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