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兴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伤患者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挥鞭样损伤
  • 2篇关节
  • 1篇悬吊
  • 1篇悬吊运动疗法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运动疗法
  • 1篇烧伤
  • 1篇烧伤患者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术后
  • 1篇女性
  • 1篇椎骨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机构

  • 8篇广东省工伤康...

作者

  • 8篇张国兴
  • 4篇杨晓姗
  • 3篇王俊
  • 2篇唐丹
  • 2篇刘四文
  • 1篇杨振辉
  • 1篇郭小发
  • 1篇林岳卿
  • 1篇罗筱媛
  • 1篇刘川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全身振动训练对烧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全身振动治疗对烧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烧伤后步行能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站立训练、平衡、矫形器的应用、物理因子治疗、康复教育等系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全身振动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6min步行能力测试(6MWT)、Berg平衡量表(BBS)、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AC评分、6MWT、BB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振动治疗能有效改善烧伤患者步行能力。
王俊张国兴唐丹
关键词:烧伤
悬吊运动疗法对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对挥鞭样损伤后功能受限的疗效。方法:将22例挥鞭样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11)和对照组( n=11),2组均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和针灸,除此之外,治疗组给予悬吊运动疗法。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分别给予评估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颈部残疾指数( Neck disability index )和恐惧-回避信念问卷评分( 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结果:经6周治疗后,组内治疗前后VAS、NDI及FABQ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 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应用物理因子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挥鞭样损伤患者颈痛,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张国兴杨晓姗
关键词:挥鞭样损伤颈痛关节活动度
悬吊运动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训练对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在常规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中医治疗及腰部保护带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SET悬吊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腰背肌强化训练,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躯干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椎体稳定性,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张国兴王俊杨振辉
关键词:腰椎骨折术后生活质量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挥鞭样损伤的个案报道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杨某,女,22岁,因外伤致挥鞭样损伤,无颈椎骨折、脱位,无脊髓损伤。X光片显示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5椎体轻度向前滑移。患者主诉转头时眩晕,颈痛,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无力感明显。经评估后给予患者悬吊运动疗法,初始阶段主要给予局部运动控制训练以加强局部核心肌群的活性和力量,提高颈椎椎体节段间的稳定性,后再给予颈部肌筋膜链训练全面提高颈部核心肌群的肌力。每日治疗4~6组,每组4~6次,每日1节,每周共5次。共治疗8周。
张国兴杨晓姗
关键词:挥鞭样损伤
出院计划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以颈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个案研究,对一例颈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制度化的出院准备计划,由个案管理员负责协调和整合各种专业人员的意见及患者所需要的医疗、社区中可运用的资源,可使脊髓损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杨晓姗郭小发刘川张国兴
关键词:脊髓损伤出院计划
医学训练式治疗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医学训练式治疗(MTT)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MTT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肌力、疼痛程度及步行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PT、TW、AP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提高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0.01);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MTT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损伤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疼痛程度。
王俊洪文侠张国兴刘四文唐丹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疗效分析
女性工伤职工结局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女性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的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查阅本中心社会康复科的档案资料,包括基本信息、辅导记录、出院后跟进记录,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女性工伤职工的因素。结果本次共有研究对象232名,其中149名(64.2%)回归工作岗位,缺勤中位数为206.5 d。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缺勤时间、文化程度与女性工伤职工结局不相关(P>0.05);社保归属地、户籍、受伤严重程度与女性工伤职工结局相关(P<0.05)。结论女性工伤职工大部分能回归工作。除受伤严重程度外,一些体制性因素也影响女性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
杨晓姗张国兴林岳卿罗筱媛
关键词:工伤职工女性影响因素
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例,均采用物理、运动、作业、语言、传统中医等疗法,并配合矫形的应用等治疗。B组在患者能站立情况下加入全身振动训练。分别评定2组Berg平衡量表(BBS)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BBS及FA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1),2组间比较,B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助全身振动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肌肉运动的表现能力,使其平衡和步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
张国兴刘四文
关键词: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