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佳怡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多裂肌
  • 6篇委中
  • 4篇电针
  • 3篇蛋白
  • 2篇针刺
  • 2篇白介素
  • 2篇IL-17表...
  • 1篇电活动
  • 1篇调蛋白
  • 1篇腰痛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针刺时机
  • 1篇针刀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轻中度

机构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张佳怡
  • 7篇张莉
  • 7篇许玥
  • 7篇白玉琢
  • 5篇霍则军
  • 5篇陈玉佩
  • 2篇王彤
  • 2篇于雪
  • 2篇刘通
  • 2篇邹德辉
  • 1篇张伟
  • 1篇郭长青
  • 1篇张淑静
  • 1篇徐菁

传媒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钙调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多裂肌损伤后,电针"委中"干预对多裂肌损伤过程中钙调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1 d组、模型3 d组、电针1 d组、电针3 d组,每组8只。电针组双侧"委中"电针,于治疗的第1、3天各组同步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多裂肌、脊髓、海马组织中CaM、CaMKⅡ、iNOS的含量。结果模型1 d和3 d组,多裂肌、脊髓、海马CaM、CaMKⅡ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多裂肌、脊髓、海马iNOS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电针1 d后,多裂肌、脊髓、海马CaM、CaMKⅡ、iNO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1 d组(P<0.05或P<0.01)。电针3 d后,多裂肌、脊髓、海马CaM、CaMKⅡ、iNOS含量低于模型3 d组(P<0.05或P<0.01)。电针3 d后,脊髓、海马CaM、CaMKⅡ及多裂肌CaMKⅡ含量显著低于电针1 d组(P<0.01),多裂肌CaM、iNOS和脊髓、海马iNOS含量与电针1 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裂肌损伤早期,电针"委中"干预可通过抑制CaM、Ca MKⅡ的过度激活,减少组织中i NOS的过多产生,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白玉琢徐菁陈洁张佳怡许玥鲁曼李欣怡霍泽军张莉
关键词:多裂肌脊髓电针委中钙调蛋白
针刀对膝骨关节炎兔伸屈肌群表面肌电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针刀对膝骨关节炎兔伸屈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28只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及电针组。造模结束后1周,针刀组以针刀干预股内外侧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肌腱止点,电针组电针干预血海、梁丘、内膝眼、外膝眼穴,共治疗3周。治疗结束后进行表面肌电测试,检测各组兔伸屈肌群积分肌电值和肌电活动贡献率。结果:在500g、1 000g负荷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股内外侧肌、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积分肌电值均降低(P<0.05,P<0.01),股四头肌肌电活动贡献率显著升高(P<0.01),股二头肌肌电活动贡献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股直肌及股二头肌积分肌电值均升高(P<0.05,P<0.01),股四头肌肌电活动贡献率降低(P<0.05),股二头肌肌电活动贡献率升高(P<0.05)。结论:针刀干预可改善膝骨关节炎兔伸屈肌群积分肌电值及肌电活动贡献率。
王彤张佳怡张伟王丽娟周帅郭长青
关键词:针刀膝骨关节炎表面肌电
电针“委中”对布比卡因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形态学及CK、IL-1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布比卡因(bupivacaine,BPVC)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组织形态学及磷酸肌酸激酶(CK)、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每组8只。模型组、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采用0.5%BPVC肌内注射制备多裂肌损伤模型;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注射0.9%Na Cl溶液。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穴分别电针"委中"与"肾俞"穴,选用疏密波,频率2 Hz/10 Hz,电流强度1~2 m A,持续20 min;对照组与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电针干预14 d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法(Masson)观察多裂肌炎细胞计数、瘢痕面积和肌纤维横截面积的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K活性和IL-17的含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多裂肌损伤部位的IL-17表达。结果:干预后,模型组、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的炎细胞计数、瘢痕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减少(均P<0.01);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炎细胞计数、瘢痕面积均少于模型组(均P<0.01),肌纤维横截面积大于模型组(P<0.01,P<0.05)。干预后,模型组、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多裂肌损伤局部的IL-17表达、血清IL-17含量及CK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多裂肌中IL-17的表达、血清IL-17含量及CK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与电针肾俞组比较,电针委中组下调IL-17的趋势更明显(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可通过下调血清CK和白介素-17的过度表达,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多裂肌的良性修复。
邹德辉陈玉佩刘通卢宗孝晏珺陈冬荔许玥张佳怡白玉琢张莉霍则军
关键词:电针白介素-17
电针介入时机对腰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Foxo1、Myostatin、Myod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介入时机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多裂肌叉头蛋白(Foxo1)、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成肌分化因子(Myod)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即刻电针组、24 h电针组、48 h电针组,每组8只。以多裂肌肌注0. 5%布比卡因复制腰多裂肌损伤模型。各电针组分别在造模后即刻、24 h、48 h开始电针双侧"委中""肾俞",连续干预7 d。以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多裂肌Foxo1、Myostatin、Myo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oxo1、Myo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即刻电针组、48 h电针组Foxo1、Myosta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 01,P <0. 05),24 h电针组Foxo1、Myosta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Myo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与24 h电针组比较,即刻电针组Myosta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 05)、Myo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48 h电针组Fox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1)、Myod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结论:电针促进多裂肌修复的最佳介入时机可能为损伤后24 h。
张佳怡王彤白玉琢李欣怡鲁曼陈洁许玥张淑静张莉刘通
关键词:电针针刺时机
多时间点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IGF1R和IGFBP3的表达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多时间点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方法:选取90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腹腔麻醉后往双侧L_(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行1次/d电针委中穴治疗,3组分别于治疗后1 d、2 d、3 d、7 d、14 d后同步取材,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IGF1R、IGFBP3的表达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2 d、3 d、7 d、14 d模型组IGF1R的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1 d、2 d电针委中组IGF1R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7 d、14 d模型组IGFBP3表达高于空白组;治疗后2 d、14 d电针委中组IGFBP3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电针委中穴可在早期增加IGF1R的表达,并下调IGFBP3的表达,促进多裂肌损伤后的修复。
卢宗孝晏珺于雪陈冬荔邹德辉陈玉佩许玥张佳怡白玉琢张莉霍则军
关键词:多裂肌电针委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LIF、IL-1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对骨骼肌肌肉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骨骼肌损伤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表达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组,每组18只。每组再随机分为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麻醉后于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复制多裂肌损伤模型,通过光镜观察分析造模后多裂肌形态结构的变化。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1天、3天、7天多裂肌LIF、IL-17表达含量的动态时相变化。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的LIF及IL-17表达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委中和电针肾俞组的IL-17表达含量有所降低(P<0.01),而LIF的表达含量有所增加(P<0.01);与电针肾俞组比较,电针委中组在1天后下调IL-17的表达含量更明显(P<0.05),在3天、7天后上调LIF的作用更显著(P<0.05)。结论电针委中可促进IL-17的表达下调,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同时可增加LIF的表达含量,促进骨骼肌中葡萄糖的摄取,利于骨骼肌修复。
邹德辉卢宗孝晏珺陈玉佩刘通陈冬荔张佳怡许玥白玉琢张莉霍则军
关键词:多裂肌白血病抑制因子白介素17
电针“委中”在大鼠腰多裂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对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肌肉再生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24只。每组再随机分为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麻醉后于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进行每日一次的电针委中治疗,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3组分别于治疗后的1天、3天、7天同步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Beclin1、p62表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1天、3天、7天模型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1),3天、7天电针委中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3天、7天模型组p62表达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1天、3天、7天电针委中组p62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委中穴可促进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上调,提高自噬水平,促进p62蛋白的分解,有利于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
晏珺卢宗孝于雪陈冬荔张佳怡许玥邹德辉陈玉佩白玉琢张莉霍则军
关键词:多裂肌委中自噬BECLIN1P62
针刺委中穴对轻中度腰痛局部温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针刺委中穴、曲泉穴及非经非穴对轻中度腰痛患者腰部局部的温度变化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学生中招募腰痛ODI评分为50%以下的轻中度腰痛受试者75例,随机分观察组(针刺委中穴)25例、对照组1(针刺曲泉穴)25例、对照组2(针刺非经非穴)25例。分别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针刺前、针刺后2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出针后5 min的腰部局部温度变化。结果:3组受试者在针刺过程中腰部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针刺委中组相对于针刺曲泉组和非经非穴组温度升高的时间长,升高的总例数高于其他组(P<0.05),温度升高节段多聚集在L3~5。结论:针刺委中及腘膝部其他穴位均能使腰部局部温度升高,但委中组温度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陈冬荔肖瑶邹德辉白玉琢晏珺卢宗孝张佳怡许玥陈玉佩张莉霍则军陈洁李欣怡鲁曼
关键词:腰痛委中穴红外热成像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