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苗婧
- 作品数:15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土壤养分特征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究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为不同类型酸雨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京市东善桥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处理(ck,山间防火池水,pH 6.6)、不同酸雨类型[包括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和酸雨酸度(模拟溶液pH 4.5、3.5和2.5)]胁迫1 a后,探究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随着酸雨酸度增加,不同类型酸雨处理土壤pH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土壤交换性氢离子(H+)和铝离子(Al^(3+))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与对照相比,酸雨pH为2.5时,土壤交换性H+、Al^(3+)均在硫酸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75%和240%,在混合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54%和246%,在硝酸型酸雨处理下分别增长了246%和249%。此外,酸雨胁迫时间显著影响土壤总碳、总氮、总硫、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碳氮(P<0.05),但酸雨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影响不显著;酸雨胁迫1 a后,pH 2.5硝酸型酸雨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378.89±60.69)和(38.67±4.10)mg·kg^(−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知:酸雨酸度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强于酸雨类型,其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有效磷和总碳间接影响微生物量碳氮。【结论】1 a的短期酸雨胁迫后,酸雨酸度仍然是影响杉木林土壤特性的主要因子,而酸雨类型转变将会加剧酸雨酸度对杉木林土壤特性的抑制作用。图6表3参29。
- 陈美玲刘鑫陈新峰孟苗婧张金池聂晖曾婧祎谢德晋
- 关键词:模拟酸雨土壤PH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量碳氮杉木林
- 凤阳山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特征被引量:4
- 2022年
- 2016年8月份,在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300~1400 m选取4种主要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研究对象,每种林分设置3个标准样地(20 m×20 m);用“S”型方法在每个标准样地内布设5个样点,按照2个土层深度(h)0
- 陈美玲赵友朋张金池王宇浩孟苗婧刘鑫李翀谢德晋
- 关键词: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土壤有机碳
- 模拟降雨条件下苏南黄壤产流起始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运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暴雨条件下苏南典型丘陵土壤上纯草、纯灌、灌草3种经营模式下坡度、降雨强度、土壤前期含水量、植被覆盖度对开始产生径流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纯草模式下影响开始产流时间的最主要因子为土壤前期含水量,同时建立了3种植被组合下影响开始产流时间的多因子回归方程。通过方程,由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前期含水量和降雨强度四个易于获得的因子可预测不同植被组合下开始产生径流的时间。
- 司登宇张金池闵俊杰孟苗婧祝亚云
- 关键词:模拟降雨苏南丘陵坡面径流
-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探析被引量:22
- 2018年
-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安排。近年来,中央环保督察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对于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央环境督察体系进行探讨,对督察的背景和意义、督察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对提升督察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提出建议,国务院应制定条例明确督察的法律地位,分类开展督察、在科学评价各地环境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差异化督察等,提出明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体制机制、提高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规范性等相关建议。
- 刘奇张金池孟苗婧
- 关键词:环境管理
- 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20年
- 以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 300~1 400 m处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对象,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腐殖质质量分数,分析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阔叶混交林、竹林、杉木林次之;胡敏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杉木林最低;富里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竹林最低。除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无统一规律外,4种林分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蔗糖酶活性土壤随土层加深皆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H值、土壤密度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除磷酸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外,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腐殖质特征的影响较土层深度更显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有着密切关系。
- 马洁怡赵友朋张金池孟苗婧刘胜龙
-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腐殖质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
- 凤阳山典型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研究
- 本研究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4种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各样地中用土柱法采取不同土层的土壤,并分析了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及不同土层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
- 孟苗婧张金池郭晓平赵有朋刘胜龙
- 关键词: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
- 岩土高效溶蚀菌株Bt NL-11发酵条件优化及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为科学治理废弃矿山边坡,探究土壤细菌永久绿化法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与推广,对分离筛选出的高效溶蚀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从南京幕府山风化岩壁土壤中分离出多种溶蚀微生物,并从中挑选出1种表现突出的溶蚀细菌菌株NL-11[经16S rRNA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利用盆栽试验观测其应用效果。首先利用单因素和Plackett Burman(PB)试验筛选出影响菌株生长的3个主要因素,即装液量、培养温度和时间;在此基础上使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最后通过比较预测值与实测值验证模型可靠性。利用优化结果制备菌液,将制备好的菌液调节为低(10 cfu/mL)、中(1×10^(5)cfu/mL)和高(1×10^(9)cfu/mL)3种菌液浓度拌入基质(分别为T1、T2、T3处理)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不加菌液的处理为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浓度菌液对矿物风化、植物和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模型准确可靠,菌株NL-11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9.51 mL,接种量2%(体积分数),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30℃,培养时间22.07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活菌数达到1.47×10^(10)cfu/mL,是未优化前的2.03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L-11能够促进矿物风化,以高浓度菌液效果最显著;NL-11能够促进矿质养分溶解,以高浓度菌液效果最显著;NL-11能够促进植物及根系生长,以中浓度效果最显著。【结论】通过优化试验显著提高了菌株NL-11的发酵活菌产量,为菌株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综合评价菌株的应用效果并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喷播实践中的合适菌液浓度为1×10^(5)cfu/mL。
- 王凌剑贾赵辉张金池唐兴港孙昕孟苗婧刘鑫
- 关键词: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BOX-BEHNKEN设计
- 凤阳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林土壤有机碳特征
- 本文以凤阳山黄山松林地为对象,对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黄山松林地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随海拔升高,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表现出先增多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
- 孟苗婧张金池郭晓平吴雁雯叶立新刘胜龙
- 关键词:黄山松土壤有机碳
- 文献传递
- 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对我国常用视频媒介平台的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进行评价,为提升学术短视频质量、促进科技期刊论文进行短视频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在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受众对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的观看体验与偏好的基础上,结合科技期刊论文传播要求与短视频的制作与评价要素,构建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构建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进行实证评价。【结果】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评价体系包含内容制作、整体效果、视频要素、传播渠道4个维度,对应17个评价指标。其中,视频标题、配乐、色彩、封面、解说等指标是受众观看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的主要影响因素。4种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制作模式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论文讲述式(3.96)、动画式(3.42)、实验分享式(3.16)、作者自述式(3.00)。【结论】论文讲述式是目前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综合评价中平均得分最高的模式,制作较简单且视频要素完善,值得期刊在传播实践过程中多加采用。动画式短视频虽然制作难度较大,对论文内容有选择性,但观感与传播效果好,值得内容适合的科技期刊尝试采用。提出借鉴优秀知识类短视频经验,发挥内容优势,完善传播矩阵,提高相关人员新媒体传播意识等促进科技期刊论文视频化传播的建议。
- 吴祝华洪淳薇刘若瑾秦敏王国栋王国栋
- 关键词:科技期刊论文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 我国农林科技期刊专题策划方法及加强路径探讨——以44种农林精品科技期刊为例
- 2023年
- 专题策划是科技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体现。农林科技期刊根植于我国农林科技发展与国家农林战略需求,开展专题出版可以引导学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本文调查了37种农林精品科技期刊和20种中国农林核心期刊中的英文期刊2019—2022年专题出版情况,结果表明44种期刊发布过专题征稿信息,学术组织策划意识较强;但常规选题的专题征稿最多,前沿专题征稿次之,而围绕国家重点工作和重大事件的专题征稿偏少。我们认为,对科技期刊而言,需进一步关注国家重点工作,追踪国家重大事件,提高这2种类型的组稿频次与组稿比率。据此,提出要关注前沿热点,聚焦重大战略,结合重点工作,关联重大事件,参与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策划的专题策划方法,为提高我国农林科技期刊专题出版能力提供参考。
- 吴祝华秦敏洪淳薇王国栋王国栋孟苗婧柳静怡李燕文李燕文
- 关键词:选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