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令春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网膜
  • 4篇视网膜
  • 3篇中医
  • 2篇断层扫描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诱导
  • 2篇中医药
  • 2篇细胞
  • 2篇相干断层扫描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厚度
  • 2篇光学相干
  • 2篇光学相干断层

机构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9篇孔令春
  • 6篇邹红
  • 5篇缪晚虹
  • 3篇俞莹
  • 1篇郑昌雄
  • 1篇仇菲
  • 1篇赵峰
  • 1篇滕磊
  • 1篇陈瑛
  • 1篇董慧琳
  • 1篇张旭
  • 1篇石晶琳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异常对脉络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异常对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诊治的合并乙肝的肝硬化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及由黄斑中心凹向鼻侧和颞侧各3600μm的CT值,每个测量子午线间隔600μm,每眼共测得13个数值,分别计为N6、N5、N4、N3、N2、N1、SFCT、T1、T2、T3、T4、T5、T6。根据血清白蛋白的情况分为低白蛋白组和正常白蛋白组,根据血清蛋白电泳的情况分为低白蛋白构成组和正常白蛋白构成组,比较各组间CT的差异。结果低白蛋白组与正常白蛋白组、低白蛋白构成组与正常白蛋白构成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屈光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白蛋白组SFCT和T1的CT分别为(354.45±96.51)μm、(356.25±99.61)μm,均高于正常白蛋白组[(337.96±67.83)μm、(342.35±72.2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白蛋白构成组SFCT和N2、N1、T2的CT分别为(354.45±96.51)μm、(326.20±107.38)μm、(341.60±100.97)μm、(354.70±104.05)μm,均高于正常白蛋白构成组[(337.96±67.83)μm、(309.32±76.54)μm、(326.39±73.51)μm、(341.42±71.3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异常与CT改变具有相关性,血清白蛋白含量和构成比的降低均可导致黄斑区CT增加。
孔令春邹红樊淑红缪晚虹
关键词:肝硬化白蛋白血清脉络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一种用于激光治疗眼底病的治疗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治疗眼底病的治疗设备,包括承载机构,其包括收纳箱、盖板、抵触件、分隔板、弹性活动件、控制组件、支撑件与两个夹持件,所述盖板铰接在收纳箱的顶部,所述抵触件的一端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抵触件的另一端与弹...
邹红黄蓉宋正宇余爱华李景景俞莹孔令春陈慧英凌芸仇文静赵峰唐慧新张旭石晶琳杨宇琴
基于NF-κB/NLRP3通路的芍药苷对缺氧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缺氧诱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rMC-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芍药苷高、低浓度组,以1200、600μmol/L芍药苷干预缺氧条件下的rMC-1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上清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因子(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蛋白表达,RT-PCR检测IL-1β、VEGF、NF-κB、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MC-1细胞活力显著降低,上清液VEGF、IL-1β含量显著增加,细胞NF-κB p65、NLRP3、ASC、pro-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1β、VEGF、NF-κB、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高、低浓度组rMC-1细胞活力显著升高,上清液VEGF、IL-1β含量显著减少,芍药苷高浓度组细胞NF-κB p65、NLRP3、ASC、pro-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IL-1β、VEGF、NF-κB、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芍药苷可促进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1增殖,抑制缺氧诱导的VEGF和IL-1β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通路有关。
孔令春邹红李景景杨宇琴唐慧新缪晚虹
关键词:芍药苷MÜLLER细胞白细胞介素-1Β
生黄芪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郑昌雄临证治验举隅被引量:2
2013年
结合病案,介绍郑昌雄教授临床应用生黄芪联合宣肺止咳法、祛风通窍法、健脾和胃法以及化痰行瘀、养阴利喉法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经验。
孔令春滕磊郑昌雄
关键词:耳鼻咽喉疾病生黄芪
“微课”翻转课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评价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进行规培的医生共102人,按批次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48)。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眼科学》小讲课教学中,对观察组学生采用课前“微课”视频学习、小组单位讨论、选出代表讲解、老师答疑的教学方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小讲课教学,使用问卷调查比较2组学生在教学后测评中的答题情况、掌握程度自我评价以及对课程的评价。结果(1)专业测试: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学员中青光眼测试题的正确率升高(χ^(2)=6.123,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学员眼睑、眼底疾病测试题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自我评价: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绿风内障的诊断处理能力”“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认识”2个方面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总人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绿风内障=6.481,P=0.011;χ^(2)黄斑=4.782,P=0.029);其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课程评价: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升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方面分别获得87.80%、75.93%和74.08%学员的肯定,但仍有16.67%的学员对学习时间、14.81%的学员对课件的满意度低。结论“微课”翻转课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可以持续开展和完善。
俞莹孔令春董慧琳陈瑛仇菲
关键词:中医眼科学问卷调查
加味桃红四物汤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MTSD)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1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干预缺氧条件下rMC-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1%O_(2))、缺氧模型组(1%O_(2))、含药血清低(1%O_(2)+5%含药血清)、中(1%O_(2)+10%含药血清)、高剂量组(1%O_(2)+15%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分泌,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Real time PCR检测VEGF、PEDF、STAT3和HIF-1α的基因表达。结果:在1%O_(2)条件下培养48h,rMC-1细胞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中剂量组均可以改善rMC-1细胞缺氧48h的细胞存活率(P<0.05),而高剂量组无改善作用(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中剂量组均可减少缺氧条件下rMC-1细胞上清液VEGF的蛋白表达量(P<0.05),但不能增加PEDF的蛋白含量(P>0.05),对p-STAT3和HIF-1α在蛋白水平均有下调作用(P<0.05),且低剂量组抑制作用优于中剂量(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中剂量组对缺氧后rMC-1细胞STAT3的蛋白表达有上调作用(P<0.05)。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中剂量组对缺氧后rMC-1细胞VEGF基因表达均有下调作用(P<0.05),对PEDF基因表达均有上调作用(P<0.05),且低剂量组优于中剂量(P<0.05);并且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低剂量可下调缺氧后STAT3和HIF-1α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STAT3/HIF-1α通路,下调缺氧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rMC-1的VEGF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PEDF基因表达,减轻该细胞的缺氧损伤。
孔令春邹红李景景凌芸唐慧新
关键词:加味桃红四物汤MÜLLER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
肝硬化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改变。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研究。将2015-01/2018-03我院肝硬化患者84例168眼和健康人50例100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其中肝硬化患者包括肝硬化代偿期组34例68眼,肝硬化失代偿期组50例100眼。采用OCT对所有受检眼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采用EDI-OCT行脉络膜厚度扫描,以Bruch膜强反射线到脉络膜巩膜交界面强反射线的垂直距离作为脉络膜厚度。分析三组受检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三组受检者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体积无差异(P>0.05)。三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338.50±70.44、357.00±89.16、319.53±74.37μm(P>0.05)。三组间中心凹鼻侧脉络膜厚度有差异(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鼻侧脉络膜偏厚(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较健康者中心凹鼻侧脉络膜偏厚,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无明显差异。
孔令春樊淑红周霄赟缪晚虹邹红
关键词:肝硬化黄斑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和营清热方及其主要单体抗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和营清热方(HF)及主要单体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合成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构建以葡萄糖和果糖为基底合成AGEs模型,予不同浓度HF进行干预,通过检测相应荧光强度评估和营清热方抗AGEs合成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方主要组成单体进行检测,并选取多个单体标准品进行鉴定,筛选出主要单体;将筛选出的主要单体干预AGEs合成过程,评估单体们抗AGEs合成的作用。结果(1)绿原酸、阿魏酸和牛蒡子苷是HF的主要单体成分;(2)HF对AGEs合成作用:①果糖-AGEs:组间比较,F=925.114,P=0.000,与模型组比较,4种浓度HF均能抑制合成AGEs过程,并具有量效关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0.023、0.000、0.000)。②葡萄糖-AGEs:组间比较,F=2030.920,P=0.000,与模型组比较,较高浓度HF(200μg/ml、1000μg/ml)能抑制合成AGEs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3)单体绿原酸对AGEs合成的作用:①果糖-AGEs:组间比较,F=119.999,P=0.000,与模型组比较,较高浓度绿原酸(2 mM、10 mM)能抑制合成果糖AGEs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②葡萄糖-AGEs:组间比较,F=77.672,P=0.000,与模型组比较,较高浓度绿原酸(0.4 mM、2 mM、10 mM)能抑制合成AGEs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0.000);(4)单体阿魏酸对AGEs合成的作用:①果糖-AGEs:组间比较,F=81.236,P=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均无抑制AGEs合成作用,其中中浓度阿魏酸(2 mM、0.4 mM)反而具有促进AGEs合成作用(P值分别为0.003、0.000)。②葡萄糖-AGEs:组间比较,F=114.971,P=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均无抑制AGEs形成作用,其中较高浓度阿魏酸(2 mM、10 mM)反而具有促进AGEs合成作用(P值分别为0.019、0.008);(5)单体牛蒡子苷对AGEs合成作用:a果糖-AGEs:组间比较,F=115.161,P=0.000,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均无抑制AGEs形成作用,其中
王蕾蕾俞莹陶津华孔令春缪晚虹邹红
关键词: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绿原酸中医药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主要的表现,病变晚期患者视力严重受损,但难以逆转,防治十分重要。该病属中医学"消渴目病"范畴,中医对其辨证分型、治法用药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五年来,中医药防治DR的文献逐渐增多,本文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角度入手综述中医药治疗DR的研究进展。
孔令春缪晚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