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钧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三叠
  • 1篇三叠世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四川盆地西部
  • 1篇天然气组分
  • 1篇盆地
  • 1篇盆地西部
  • 1篇总线
  • 1篇晚三叠世
  • 1篇系统设计
  • 1篇流体
  • 1篇流体识别
  • 1篇录井
  • 1篇录井解释
  • 1篇录井资料
  • 1篇感器
  • 1篇CAN总线
  • 1篇ENC28J...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2篇何昊阳
  • 2篇姜钧
  • 1篇刘锋
  • 1篇魏飞龙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仪器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录井资料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新方法——以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传统录井资料解释技术在成因机理、检测精度、解释模型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因此没有可靠的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从而造成录井资料解释可靠性差的结果。针对目前勘探开发目标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各类复杂油气藏、深层油气藏、薄互层、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钻探现状,基于数理统计技术,以录井色谱分析的天然气组分数据为基础数据集,根据变量空间中欧氏距离与马氏距离对多元变量相互之间影响的不同反应能力,分析了采用不同空间距离算法的流体识别模型在识别气层与水层方面的不同能力,所构建的判别模型在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进行了应用,模型预测准确率在83%以上。进而结合识别模型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优化模型,与欧氏模型、马氏模型相比较,对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率为97.22%。同时对传统的气测解释技术也提出了一个基于严格数学意义上的评价方法,并对新建识别模型和传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魏阳庆魏飞龙何昊阳刘锋姜钧
关键词:录井解释流体识别天然气组分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
基于CAN总线的石油录井仪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文中设计了一种石油综合录井采集监测系统。为了准确快速获取石油钻井现场工况和地质录井综合信息,在系统中采用了CAN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系统分为连接传感器的前级采样的从节点和连接工控机的通信主节点,从节点负责控制各类传感器对信息参数采样和CAN总线通讯,主节点负责CAN总线与以太网通讯,系统主要利用了内置CAN接口控制器的STM32F103VBT6单片机和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完成信息信号的编码转换,满足了钻井现场复杂环境要求。
魏阳庆魏飞龙姜钧何昊阳王舒迟
关键词:CAN总线传感器ENC28J60单片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