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璐璐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电能
  • 4篇电能传输
  • 4篇无线电能传输
  • 4篇谐振
  • 4篇谐振式
  • 4篇磁耦合
  • 2篇电能传输系统
  • 2篇线圈
  • 1篇等效
  • 1篇等效阻抗
  • 1篇品质因数
  • 1篇阻抗
  • 1篇拓扑
  • 1篇拓扑结构
  • 1篇系统谐振
  • 1篇四线圈

机构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王国东
  • 4篇原璐璐
  • 3篇王允建
  • 2篇王赛丽
  • 1篇倪璐

传媒

  • 2篇工矿自动化
  • 2篇电源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线圈优化设计被引量:10
2014年
以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两线圈等效电路模型为例,详细分析了谐振线圈的线圈半径、导线半径和线圈匝数等参数对谐振线圈电感和空载时的品质因数的影响;在电源频率为13.56MHz时,得出谐振线圈的优化参数如下:电感值为2.634×10-5 H,分布电容值为5.229×10-6μF,线圈半径为50mm,导线半径为1.05mm,线圈匝数为10匝。该优化结果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国东原璐璐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品质因数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四线圈模型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针对目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四线圈结构理论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四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互感耦合理论模型,并用Matlab对四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与线圈尺寸、互感系数和距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最后,搭建了四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物模型,测量并分析了不同线圈间的距离对系统传输效率和负载电压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的一致性,为分析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四线圈结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王国东原璐璐王允建
关键词:磁耦合谐振四线圈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线圈谐振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激励线圈与发射线圈是否谐振、接收线圈与负载线圈是否谐振,建立了4种结构模型;采用电路理论,详细分析了4种结构模型下的等效阻抗,并通过Pspice仿真重点分析了在相同参数下4种模型的输出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激励线圈与发射线圈谐振且接收线圈与负载线圈不谐振时的结构输出功率最大,且在大负载情况下,仍具有高效率。在电源频率为13.56 MHz,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距离为26.8cm,耦合系数为0.2,负载为32Ω的情况下采用此模型,输出功率达到136.25 W。
王国东乔振朋王允建王赛丽原璐璐倪璐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等效阻抗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分析了4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模型的输出功率、传输效率与频率、负载、距离的关系,得出结论:发射线圈电感电容串联、接收线圈电感电容并联的拓扑结构更适用于低频率、大负载、远距离的情况;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电感电容均串联的拓扑结构更适用于较近距离、较高频率、较小负载的情况。通过Matlab仿真得出在相同参数下4种拓扑结构模型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王国东乔振朋王赛丽原璐璐王允建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磁耦合谐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