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佳佳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率减速力及QT离散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DC)及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心衰组),随访一年,根据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43例)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57例);根据有无心源性猝死分为猝死组(18例)和生存组(82例)。同期100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早期DC值和QTd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衰组、室性心律失常组及猝死组患者的DC和QTd值分别和对照组、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及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QTd与DC呈负性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DC和QTd值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敏感指标。
- 张硕冷永群卢佳佳宋旷蓉邓宇英
- 关键词:QT离散度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
-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两项检测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探讨其预警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冠心病的心梗患者(AMI组)与冠脉造影正常的健康人群(正常组)各90例进行对比,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由系统软件自动分析并计算出DC值及DRs值。结果 AMI组的DC值及DRs值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病程划分的AMI各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超过6个月风险明显下降;同时,DC与DRs提示的风险越高,即提示病情越重,这与冠脉造影对应的病变数量及范围相符。结论心率减速力与连续心率减速力具有定量、单独分析测定迷走神经的功能,两者联合运用对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有较高的预警价值。
- 宋旷蓉冷永群卢佳佳张硕涂婉华叶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心脏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