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绥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遥感
  • 6篇污染
  • 5篇地表
  • 5篇地表反照率
  • 5篇反照率
  • 4篇土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耕地
  • 3篇遥感反演
  • 3篇图像
  • 3篇雷达
  • 3篇耕地土壤
  • 3篇反演
  • 2篇多光谱
  • 2篇多光谱数据
  • 2篇植被
  • 2篇水质
  • 2篇图像融合
  • 2篇土地利用

机构

  • 33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黄山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贵州省气象信...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贵州省水利水...
  • 1篇青岛四洲重工...

作者

  • 33篇刘绥华
  • 9篇崔文刚
  • 5篇罗杰
  • 4篇安裕伦
  • 4篇许璟
  • 2篇邓玲玲
  • 2篇贺中华
  • 2篇袁娜
  • 2篇吴松
  • 2篇刘芳
  • 1篇夏品华
  • 1篇张飞舟
  • 1篇周明忠
  • 1篇梁虹
  • 1篇晏磊
  • 1篇李秋华
  • 1篇陈栋为
  • 1篇焦树林
  • 1篇杨广斌
  • 1篇罗杰

传媒

  • 4篇测绘通报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文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广西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能源环境保护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的草海水质遥感反演及营养状态评价被引量:14
2020年
通过遥感手段对草海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5年的水质指标进行反演,并进行营养状态评价,获取草海水质数据,为草海湿地保护及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利用实测水质数据与遥感影像的关系建立反演模型,反演草海2000-2015年水质指标,包括Chl-a、TN、TP、CODMn、SD,并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草海水质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波段组合与实测数据建立水质参数反演模型能高效、大面积获得草海水质分布情况,草海整体水质2000-2005年为中营养、2010-2015年为轻度富营养,TLI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2)草海水质季节变化明显,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主要原因是草海春、夏季节农耕及旅游活动等人为活动较频繁;(3)空间上看,草海入水口及湖周围综合营养指数比湖中心及出水口高,其原因是入水口靠近城市,城市污水排入湖中,湖四周存在大量农业污染源。
陈艳刘绥华王堃宋善海梁萍萍陈芳
关键词:遥感水质营养评价
贵州清镇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
2025年
以清镇市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区794份耕地土壤表层样品(0~20 cm),测定样品中5种重金属(Cd、Hg、As、Pb和Cr)的含量,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模型,对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并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Cd、Hg、As、Pb和Cr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是贵州省背景值的0.84、2.56、1.36、1.11和1.04倍,Hg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达到102.56,评价为强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潜在风险以轻微潜在风险为主;非致癌风险主要由As和Pb贡献,致癌风险主要由Cr贡献,经口摄入为主要暴露途径,儿童的健康风险值大于成人。研究区各区5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西区来源于自然源34.19%,东区来源于工业活动及大气沉降混合源38.12%,南区来源于工业活动及交通排放混合源41.21%。Hg元素是研究区主要污染元素,应予以重视。人体健康风险处于安全范围内,健康风险较小,但应加强监测,防范潜在风险;工业交通混合源是影响研究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最主要因素。
宋洋崔文刚刘绥华刘绥华梅艳余银余婷
关键词:耕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
基于地表裸露度和地表反照率影响的喀斯特地区热环境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地区地表覆盖受到破坏,导致大面积地表裸露,同时影响着地表反照率的变化,进而引起周围地表温度发生改变。以典型喀斯特区域安顺市为例,基于大气校正法反演2006—2017年地表温度,并结合同时期的地表裸露度和地表反照率变化情况分析喀斯特地区热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裸露度、地表反照率与地表温度在空间上整体变化趋势相一致,是影响地表温度的因素之一;在时间上呈持续下降趋势,地表裸露度总体下降了53%,地表反照率和地表温度分别下降了37.1%和2.4%,表明热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地表裸露度,地表反照率与地表温度均呈线性正相关,地表温度随着地表裸露度和地表反照率的增加而上升,反之,地表温度则会降低。
梁萍萍刘绥华贺中华陈艳宋善海王堃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地表反照率地表温度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湖泊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研究——以贵阳市百花湖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能够准确、快速、大范围地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监测评价,以贵阳市百花湖为实例,首先,对其水体进行光谱实测与水体采样实验,以及对水体光谱进行归一化、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处理,诊断各水质参数的敏感波段,建立其水质参数的高光谱遥感定量模型;其次,探讨湖泊水质高光谱反射率与水质参数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百花湖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利用水体光谱的一阶微分反射率分析光谱与水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水质参数(Chl-a、TP、TN、SD、CODMn)的敏感波段分别为699nm、823nm、399 nm、563nm、504nm;(2)利用水质参数敏感波段对湖泊水质参数进行估测的效果较为理想,各估测模型R2分别达到0.8276、0.7711、0.7917、0.9213、0.8328;(3)采用水质参数的实测值与估测值对百花湖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是一致的,且均为中营养化,说明采用高光谱技术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监测与评价是可行的。
吴廷宽贺中华梁虹杨朝晖曾信波刘绥华陈栋为焦树林李秋华
关键词:水质参数富营养化综合评价
运用NDVI-Albedo特征空间提取石漠化信息被引量:3
2022年
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石漠化进行监测是其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威宁西部典型的石漠化研究区斗古乡为例,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计算了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通过NDVI-Albedo特征空间构建石漠化差值指数(RSDDI),对石漠化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研究表明:基于NDVI-Albedo特征空间法构建的石漠化差值指数能够较为准确且便捷地对石漠化信息进行提取与分级,在中度石漠化及重度石漠化的制图精度均达到89%以上,提取效果较好,有利于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对石漠化的定量评估与监测。
罗杰刘绥华刘绥华胡海涛
关键词:石漠化遥感
贵阳乌当区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的镉污染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贵阳乌当区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的镉污染分布特征,在喀斯特地区耕地表层土壤中采集2503个样品,测定其Cd元素质量分数和pH值,使用统计方法和地统计理论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运用Cd元素污染指数、土壤Cd污染综合累积指数和综合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方法分析该区域耕地土壤的Cd污染现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污染来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全区耕地土壤Cd质量分数实测值的平均值为0.426mg·kg^(-1),超过国家土壤重金属污染筛选值(0.400 mg·kg^(-1)),但未超过贵州省的背景值(0.659 mg·kg^(-1));(2)研究区域Cd元素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是轻度污染等级,土壤污染综合累积指数评价为安全等级,Cd对环境的威胁是轻度生态危害;(3)研究区Cd元素来源主要是自然成土母质,部分高污染点受人为干扰大.
黄月美崔文刚李云路张宏泽刘绥华刘芳
关键词:镉污染污染评价喀斯特地区耕地
无人机高分辨率数据与Landsat 8多光谱数据的图像融合研究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运用不同融合方法对无人机高分辨率数据与Landsat8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SV变换、Brovey变换和PC变换融合效果优于其他融合方法,其中HSV变换突出了图像的纹理信息,Brovey变换使图像目视效果较好,光谱保真度高。其他融合方法如GS变换增加了人工用地的信息量,但降低了图像整体清晰程度;CN变换光谱扭曲较大,存在光谱信息损失。
吴松安裕伦刘绥华许璟
关键词:无人机图像融合图像质量
基于端元可变的喀斯特地形复杂区石漠化信息提取被引量:1
2022年
喀斯特山区因地形复杂、地表破碎等特点使得遥感影像中阴影、混合像元及光谱变异现象普遍存在,传统基于多光谱遥感的像元二分法(DPM)在光谱变异和阴影显著的区域难以准确的对喀斯特石漠化(KRD)信息进行提取。采用高光谱遥感的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可将复杂的混合像元分解为纯净的地物光谱与各地物光谱对应的混合比例,为复杂山区获取更高精度的石漠化信息提供可能。然而,由于光照、环境及大气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会引起端元发生不同程度变异,导致在混合像元分解过程中出现显著的误差,其次要从地形复杂、地表异质性强的山区影像上直接获取地物纯净光谱建立用于应对光谱变异的光谱库极其困难。因此,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光谱变异和地形效应,获取有效、准确的对石漠化信息进行提取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通过模拟由光照条件造成的地物反射率变化,并考虑每个波长间隔光谱变异情况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以减轻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信息提取过程中光谱变异与地形效应的影响。首先,从GF-5高光谱影像中提取喀斯特地区主要地物(植被、裸岩、裸土)的典型代表性光谱,然后基于提取的地物光谱模拟不同光照下每个像元光谱的变异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光谱组合对像元进行分解,得到最优的解混效果。为了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目视解译的结果作为参考对方法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同时选择未考虑端元变异的全限制最小二乘法(FCLSU)和DPM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地形高度复杂的喀斯特山区,考虑阴影、混合像元及光谱变异是必要的,GLMM在石漠化信息提取中总精度达到了84.89%,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的59.68%和67.34%。通过对光照区和阴影区分别进行精度检验,发现GLMM在光照区与阴影区有着相似的精度表现,而另外两者则
阮欧刘绥华罗杰罗杰
关键词:地形效应
基于偏振反射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的叶片氮含量反演被引量:11
2021年
叶片氮含量极大程度上影响植被生物化学过程,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反演叶片氮含量在农业遥感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反演精度不能完全满足精细农业的需要,有一定提升空间。叶片氮含量遥感反演精度受机理误差和算法误差的影响,机理误差主要来源于叶片表面反射。传感器探测到的反射辐射既包含叶片内部多次散射,又包含叶片表面镜面反射部分,只有前者是携带叶片内部生化组分(如氮含量)信息的,由于后者是入射光在叶表蜡质层发生的直接反射,因此该部分并不携带叶片内部信息。根据菲涅尔定律,叶表镜面反射是部分偏振的,而内部散射是非偏振的,因而通过偏振反射建模可部分去除叶表镜面反射影响,以消除机理误差。算法误差主要来源于不同氮含量反演算法对于高光谱数据挖掘能力的差别。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回归、支持向量机、K-近邻算法和随机森林回归在高光谱叶片氮含量反演中的表现,在调整算法参数之后,选择使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以减少高光谱反演算法误差。以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多角度偏振卫星POLDER/PARASOL的多光谱数据库构建二向偏振反射模型,用以模拟和分析研究区森林的偏振反射率;从HySpex传感器系统获取的机载高光谱数据中去除偏振反射率带来的光谱机理误差,以实现叶片氮含量的精确反演。以均方根误差为主要指标评估精度变化可获得以下结论:在高光谱叶片氮含量反演中,消除偏振反射率带来的机理误差后,各算法反演精度均有提升,平均提升了4.244%。其中,随机森林回归可以最大程度减小反演算法误差(可决系数达到0.803,均方根误差达到0.252),且对光谱偏振信息最为敏感,去除偏振后精度提高了13.103%。相比于广泛使用的偏最小二乘算法,去除光谱机理误差并�
张子晗晏磊刘思远付瑜姜凯文杨彬刘绥华刘绥华
关键词:遥感反演偏振遥感叶片氮含量高光谱数据
贵阳市AOD遥感反演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耦合关系被引量:6
2018年
传统的大气监测方法难以满足宏观、实时、动态的监测需求,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区域大气质量状况监测手段逐渐备受关注。基于Landsat 8影像数据,运用暗像元法,通过"6S"辐射传输模型构建查找表,建立蓝、红波段地表反射率、表观反射率与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之间的关系,获取贵阳市30 m分辨率的AOD分布,分析贵阳市AOD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遥感手段反演的AOD与地面监测数据一致性较好,与PM2. 5的相关性最高,贵阳市AOD最大值为0. 95,最小值为0. 23,均值为0. 63; 2)贵阳市云岩区的AOD均值最大,开阳县最小,AOD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 3) AOD均值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建设用地,为0. 73,最小的土地类型是林地,为0. 53; 4)将贵阳市AOD分为高值区、较高值区、较低值区、低值区4个等级,建设用地与水体在高值区面积比重明显大于在其它AOD等级的比重,林地在高值区的比重明显小于在其它AOD分区的比重,冬季耕地、草地在各区间分布比重差异较小。针对贵阳市气溶胶分布状况,提出大气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宋善海刘绥华王堃葛玉娟
关键词:LANDSAT土地利用类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