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配电
  • 2篇电能
  • 2篇预警等级
  • 2篇配电系统
  • 2篇供电
  • 2篇供电能力
  • 2篇电系统
  • 1篇电网
  • 1篇优化调度
  • 1篇预警
  • 1篇指标体系
  • 1篇双层优化
  • 1篇双层优化模型
  • 1篇态势感知
  • 1篇配电网
  • 1篇微网
  • 1篇联合优化调度
  • 1篇模糊综合评判
  • 1篇混合算法
  • 1篇感知

机构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4篇黄伟
  • 4篇刘琦
  • 2篇刘自发
  • 2篇李玟萱
  • 2篇李宁坤
  • 1篇熊伟鹏
  • 1篇杨舒文

传媒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现代电力
  • 1篇电力建设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考虑多利益主体参与的主动配电网双层联合优化调度被引量:35
2017年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配电网中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由用户或新能源供应商建设,改变了分布式电源所有权归电网所有的供电模式。在电网运行中,分布式电源拥有者以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发用电不受电网统一调度,形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以电网收益最大为目标的传统调度方式将不再适应于含多利益主体的电网运行新环境。该文以独立利益主体与配电网的联合运行效益最优为目标,提出了虚拟微网的概念,通过构建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平台,建立了独立利益主体与配电网的双层优化模型;下层进行各利益主体的独立优化,上层协调优化各利益主体与配电网的功率冲突;提出了细胞膜–粒子群优化算法(cell membrane-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PSO)新型并行混合算法,基于改进的IEEE 14节点配电网,展示了算法的有效性与模型的可行性。
黄伟李宁坤李玟萱刘琦刘自发
关键词:双层优化模型
基于主动配电系统供电能力的安全态势感知方法被引量:25
2017年
主动配电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和柔性负荷,大幅增加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灵活性,但同时也给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带来了新的考验。针对主动配电系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动配电系统安全态势感知的方法。综合考虑主动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系统运行的脆弱性环节、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等因素,在效用风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适用于主动配电系统的安全态势感知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算例进行安全态势预警等级评估,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
黄伟刘琦杨舒文熊伟鹏刘自发
关键词:态势感知供电能力指标体系预警等级
基于Bertrand模型的2类售电企业定价策略被引量:9
2016年
新电改方案提出将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而中国售电企业缺少运营经验,为此本文借鉴国外成功电力市场的运行经验,在放开售电侧的背景下,研究售电企业的定价策略。将6类能够成为售电主体的售电企业进一步分为拥有发电资产的售电企业和不拥有发电资产的售电企业,利用Bertrand寡头博弈模型分析这2类售电企业的定价策略,其中Bertrand模型中的替代系数根据售电企业所提供的增值业务类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为售电企业的定价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黄伟李玟萱李宁坤车文学刘琦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主动配电系统安全态势预警等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8
2017年
主动配电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和柔性负荷,相比传统配电网大大增加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灵活性,同时也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带来新的考验。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N-1安全性准则的主动配电系统供电能力模型,考虑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分布式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DESS)、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负荷等因素对配电网供电能力及灵活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组指标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负荷特征、系统自身供电特性及气候等因素,建立了多层态势预警等级判断指标体系,对主动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态势进行预警等级判定。通过线性规划软件求解算例,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黄伟刘琦闫彬禹刘立夫
关键词:供电能力预警模糊综合评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