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气相
  • 1篇前处理
  • 1篇羧甲基纤维素
  • 1篇羧甲基纤维素...
  • 1篇戊唑醇
  • 1篇纤维素钠
  • 1篇两亲性
  • 1篇纳米
  • 1篇纳米胶囊
  • 1篇缓释
  • 1篇缓释性
  • 1篇缓释性能
  • 1篇活性
  • 1篇甲基
  • 1篇氨基甲酸乙酯

机构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2篇关莹
  • 1篇郭明
  • 1篇史林芳
  • 1篇吴荣晖
  • 1篇林海萍
  • 1篇毛燕

传媒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两亲性多糖基戊唑醇纳米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原料,通过离子液体活化法使其与生育酚琥珀酸酯进行酯化反应,制备新型两亲性多糖基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衍生物(CMCD),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TG)分析表征其分子结构及热性能;采用超声/溶剂挥发法制备载戊唑醇CMCD纳米胶囊,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测定该纳米胶囊的粒径及形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封率、载药量及缓释性能;利用培养基法探究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两亲性CMCD,其临界胶束浓度(CAC)为0.28 mg/mL;所制备的戊唑醇纳米胶囊的粒径为400~500 nm,包封率为50.8%,载药量为40.4%;缓释及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胶囊48 h的最终累积释药率仅为77.78%,施药后12 d对山核桃干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仍可达17.67%,而此时传统的戊唑醇悬浮剂(430 g/L)的抑制率已为0%。表明所制备的新型两亲性多糖基戊唑醇纳米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及抑菌效果。
卢闻君曾楚楚郭明林海萍关莹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钠戊唑醇纳米胶囊缓释性能抑菌活性
国内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在氨基甲酸乙酯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气相色谱-质谱法是测定发酵食品和酒精饮料中氨基甲酸乙酯非常重要的方法,相关的报道也非常多。为了适应不同基质样品的分析,需采用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等9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技术在检测氨基甲酸乙酯中的应用。
关莹毛燕吴荣晖史林芳
关键词:氨基甲酸乙酯前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