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光伏系统对配电网电流保护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改变了原有网络结构,引起了短路电流方向及大小的变化,从而造成了保护误动作或拒动作等问题。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暂态模型,并以PSCAD/EMTDC为仿真平台,搭建了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算例模型,在光伏不同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情况下,通过拟合光伏电源接入容量与短路电流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光伏电源助增电流或分流作用对短路电流及保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配电网中接入光伏电源后,对其下游的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产生影响,同时可能造成上游电流保护范围缩短,导致Ⅱ段保护拒动作。
- 刘清贵晁勤李育强希望任娟
- 关键词:光伏发电配电网继电保护短路电流
-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运行特性仿真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随着并网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扩张,光伏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后运行特性的分析研究已成为当下光伏发电相关核心课题之一,而光伏发电系统建模是理论课题研究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大中型光伏电站关键部件应用现状建立了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基于PSASP软件仿真分析了光伏发电的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特性,同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任娟晁勤李义岩
- 关键词:光伏发电运行特性仿真
- 双馈风电场接入交流或交直流混合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前,风电并入交直流混合系统低频振荡模态研究未见文献报道。在PSASP中搭建了CEPRI36节点系统中含双馈风电场的纯交流系统和交直流混合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的详细模型。对计及了风力机传动链、双馈发电机、变换器和直流输电动态模型及其控制策略,且直流系统运行在双极两端中性点接地、单极大地回线、单极金属回线、单极双导线并联大地回线四种不同接线方式下的小信号稳定性进行了仿真。从双馈风电场接入交流或交直流混合系统并参与有功或无功调度两种运行方式角度,采用模态分析法进行了电网区间和局部区域低频振荡模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馈风电场接入交直流混合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不仅与直流线路运行接线方式存在关联,而且受接入的风电场运行方式影响。与接入交流系统比较,接入交直流混合系统区间振荡的恶化程度变大、稳定裕度更差。
- 王境彪希望.阿不都瓦依提晁勤王一波任娟殷志敏石涛
- 关键词:交直流混合系统双馈风力发电机模态分析低频振荡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对提高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调度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预测模型,并创新性地提出将光伏组件环境清洁度作为模型输入因子,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进行预测。采用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算例验证平台,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 李星晁勤任娟李义岩
- 关键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神经网络
- 基于双目标时变交集的电池储能改善风电场出力控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抑制风电随机波动和提高风电超短期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此双目标时变交集的电池储能控制方法。首先,分别制定了抑制风电波动、提高风电预测精度的单一控制域及此双目标的交集联合控制域,并在考虑两种单一控制目标的时间尺度不同后,制定了随时间变化的双目标交集联合控制域。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储能运行约束条件确定了最终的电池储能改善风电场出力控制策略。其次,首次建立了基于越限比和越限相对均值的波动与预测精度评估指标并形成了双目标综合评估体系。最后,应用某风电场实际出力数据,分别在采用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和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两种预测模型的前提下,考虑电网对风电波动忍受度和超短期预测误差忍受度的三种大小关系,通过计算波动量总和与均方根误差验证了所建立评估指标的有效性,同时证实了应用该控制策略的电池储能系统能够同时达到抑制风电随机波动和提高风电超短期预测精度两个目标。
- 王境彪李江胡立强晁勤饶成诚李泽燃殷志敏杨扬任娟
- 关键词:电池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