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荣

作品数:19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盆地
  • 17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油气
  • 4篇勘探
  • 3篇砂岩
  • 3篇气田
  • 3篇成藏
  • 2篇地质
  • 2篇断缝
  • 2篇延长组
  • 2篇油气勘探
  • 2篇致密砂岩
  • 2篇三叠
  • 2篇三叠系
  • 2篇三叠系延长组
  • 2篇上古生界
  • 2篇碎屑
  • 2篇热液
  • 2篇热液作用
  • 2篇走滑

机构

  • 19篇中国石化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中成煤田...

作者

  • 19篇齐荣
  • 7篇王付斌
  • 7篇何发岐
  • 5篇张威
  • 4篇安川
  • 3篇贾会冲
  • 3篇马超
  • 2篇陈红汉
  • 2篇赵永强
  • 2篇倪春华
  • 2篇黎小伟
  • 2篇邓杰
  • 2篇张威
  • 1篇王任
  • 1篇马中良
  • 1篇李春堂
  • 1篇平宏伟
  • 1篇张军涛
  • 1篇李良
  • 1篇李顺利

传媒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地球科学
  • 1篇石油物探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探1井上古生界勘探突破及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区块构造特征相对复杂,2020年中国石化在该区块部署的风险探井长探1井在上古生界上石盒子组试获工业气流,标志着盆地南缘上古生界天然气取得新层系突破,随后又有多口井在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多层试获工业气流或钻遇良好显示,表明盆地南部物源体系中构造复杂带与盆地内部陇东地区不同,上古生界呈现出多层含气。为查明盆地南缘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完善和丰富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物源体系成藏认识,通过岩性录井及地层测试、色谱—质谱分析、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及属性分析、区域地质类比等技术手段,系统开展了盆地南部彬长区块构造演化及断裂活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特征、沉积相及储层分布、区域保存条件及天然气输导特征等成藏条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具备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天然气成藏表现为“多层叠置、断裂输导、下生上储、立体成藏”模式,优质储层分布及高角度断层输导两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了盆地南缘天然气富集;大型三角洲砂体厚度大、物性较好,高角度断层输导成藏的区域是下步有利的天然气勘探方向。
齐荣何发岐王付斌贾会冲王巍
关键词:成藏模式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原油成因及勘探前景被引量:5
2022年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有一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目前已发现了东胜大气田。该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产出少量中质原油,但原油的成因及其勘探前景尚不明确。基于对该区原油的物性、饱和烃色谱、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的研究,试图揭示原油的成因和勘探前景。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原油具有低硫、高蜡、中等成熟度特征,其甾烷分布显示以陆生植物为主,少量水生生物;Pr/Ph值为2.16~2.26,重排甾烷和重排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低,原油碳同位素值为-27.7‰~-26.8‰,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前重后轻,这些特征均指示该原油是由沉积环境为弱氧化的陆相煤系地层中的暗色泥岩生成。二叠系山西组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生烃热模拟实验及岩石热解等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山西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生油潜力。结合原油产出井的位置和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山西组暗色泥岩可能是潜在的烃源岩。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暗示着该区的原油勘探值得重视,泊尔江海子断裂两侧邻区是原油聚集的潜在有利区。
赵永强许锦许锦张毅倪春华王付斌贾会冲张毅马中良安川
关键词:暗色泥岩油气勘探前景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水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被引量:5
2022年
杭锦旗地区二叠系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增储上产领域之一,其气水关系复杂,目前对该区地层水成因和来源的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杭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水样品开展常量组分、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揭示地球化学特征对地层水来源的指示意义。杭锦旗地区二叠系地层水主体为CaCl_(2)型,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和以南地区地层水矿化度平均分别为52.1 g/L和41.9 g/L;不同类型水化学特征参数均指示了地层封闭性较好,地层水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浓缩变质作用,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地层水主体为蒸发浓缩后的陆相地层水,地层中发生了斜长石的钠长石化作用和胶结物的白云岩化作用;地层水氢、氧同位素值主体分别介于-81‰~-75‰和-12.1‰~-8.8‰,水岩相互作用整体明显弱于苏里格气田。受晚白垩世以来区域性抬升过程中凝析水混入、地表水沿断裂渗入等因素影响,少数地层水样品具有偏低的氢同位素值。
赵永强倪春华倪春华朱建辉吴小奇王付斌朱建辉张威齐荣王付斌
关键词:矿化度氢氧同位素地层水二叠系鄂尔多斯盆地
板内小位移走滑断裂特征解析:以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2023年
板内小位移走滑断裂在全球广泛发育,对沉积盆地油气运聚成藏和差异富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在对我国中西部三大含油气盆地内部小位移走滑断裂几何学特征对比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小位移走滑断裂平剖面特征和走滑构造样式的共性及差异性,进而结合区域动力背景分析了上述三大叠合盆地内部小位移走滑断裂的成因演化.研究表明:(1)我国中西部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小位移走滑断裂十分发育,塔里木盆地主要发育于盆地中北部地区及巴楚隆起、四川盆地主要发育于盆地腹部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育于南部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2)三大盆地走滑断裂线形特征明显,但平面展布具有很大差异,塔里木盆地中北部可划分出5个特征迥异的走滑断裂发育区、四川盆地腹部走滑断裂呈不规则网状、鄂尔多斯盆地泾河地区走滑断裂主要呈北东东向、局部呈北西向(.3)三大盆地走滑断裂剖面均呈高陡产状,均发育纯走滑、张扭、压扭及叠加/反转等走滑构造,其中塔里木盆地花状和直立状走滑断裂均比较普遍;四川盆地腹部走滑断裂多为直立状,花状相对偏少;鄂尔多斯盆地泾河地区走滑断裂多呈复合花状或“花上花”特征且走滑反转特征典型(.4)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小位移走滑断裂都经历了从加里东期-喜山期的多个构造旋回和多期继承、叠加及改造过程,三大盆地内的走滑断裂形成期大致相同,为加里东中期,但终止期具有差异,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海西晚期、塔北为喜山早期,四川盆地为印支早期,鄂尔多斯盆地为喜山期.
唐大卿陈红汉耿锋齐荣姜华古再丽努尔·艾尔肯
关键词:走滑构造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与燕山期热事件相关的热液作用机制研究
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与燕山期热事件相关的热液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岩芯及岩石薄片观察,引进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电子探针微区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齐荣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的地质模型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地表黄土层厚度变化大,对地震能量的吸收不均,因此,对该地区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时静校模型构建困难,资料成像难度大,被认为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禁区。以往的地震资料解释分歧大,多认为地震剖面上同相轴不连续的原因是地震采集技术不过关造成资料品质差,因而制约了地球物理资料的深度应用。华北油气分公司“十二五”期间在该地区开展了大面积三维地震勘探,获得的地震资料剖面上存在杂乱反射和同相轴不连续等现象,这给该地区岩性圈闭和低幅构造解释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在盆地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正确的地质模型,认为区域性走滑断层对地层连续性、地质体完整性的破坏是造成同相轴复杂的重要原因,从而能够客观评价地震资料品质,对地震资料重新处理后成像效果得到大幅改善,对重新处理后的资料进行解释后识别出了不同级序断裂以及伴生的裂缝体系。认为:燕山运动形成的走滑断裂十分发育,它们是盆地南缘中生界特别是三叠系致密油成藏及富集的主控因素。地质模型的正确建立奠定了黄土塬区地质物探一体化研究的基础,利用裂缝地震响应特征和地震属性开展断缝体的三维地震雕刻,形成了一套确定断缝体样式、组合、响应、期次、边界的技术,完善了黄土塬特殊地表条件下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方法流程,据此发现了致密油藏高产目标,打开了中国石化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的油气勘探新局面。
何发岐黎小伟张茹齐荣金东民
关键词:地质模型黄土塬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沟谷体系构造成因被引量:7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延长组顶部广泛发育沟谷体系,前人多认为是风化剥蚀和河流侵蚀所致。为了进一步厘清沟谷体系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构造的联系,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对断裂的解释和前侏罗纪古地貌的恢复,刻画了延长组沟谷体系,探讨了其构造成因。结论显示,在延长组沉积晚期,受SW向区域构造挤压作用,玉都断裂发生左旋走滑,使延长组未成岩地层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了一系列NW-SE向展布的挤压隆起与谷地;同时NW-SE向的拉张作用形成了NE-SW向的伸展谷地,最终形成了延长组晚期广泛分布的沟谷体系格局。该认识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及其上覆的延安组的油气勘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发岐齐荣王付斌邓杰成立胡天乐
关键词:左旋走滑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家沟组热液改造特征与研究意义
2024年
构造—热事件对油气生成、储集层演化和成藏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事件对碳酸盐岩的影响研究较少。以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集层为例,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利用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碳氧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充分结合,识别出区内存在2期与燕山期热事件相关的胶结作用:第Ⅰ期以缝洞内鞍形白云石发育为特征,其δ^(13)C值和δ^(18)O值均较偏负,锶同位素值较正常海相灰岩高,稀土元素Eu和La负异常,元素分析显示FeO含量异常高、MnO含量较高、SrO含量较高、K_(2)O及Na_(2)O含量低,胶结物包裹体均一温度高;第Ⅱ期以缝孔洞内石英充填及交代和切割鞍形白云石的裂缝方解石发育为特征,其δ^(13)C值与奥陶系碳酸盐岩背景值接近、δ^(18)O值总体偏低,锶同位素值更高,稀土元素展现出特别的La负异常和Eu正异常,元素分析MnO及FeO含量较高,部分K_(2)O及Na_(2)O含量较高,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高。第Ⅰ期流体为早白垩世拉张断裂作用下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有机流体、奥陶系地层内部流体、少量深部流体三者联合作用形成;第Ⅱ期流体为早白垩世拉张断裂作用下深部流体与少量奥陶系地层内部流体两者联合作用形成,深部流体穿越了下伏马家沟组内蒸发盐岩地层。早白垩世热事件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影响具有双向性:第Ⅰ期热流体活动多为建设性,与大规模油气生成的时间一致,裂缝和溶蚀孔洞可构成油气有效输导和储集空间;第Ⅱ期热流体活动以孔隙和裂缝充填为主,多为破坏性,但规模较小。
齐荣李国蓉张军涛王付斌李宇翔杨飞刘璐何赛田家奇李肖肖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热液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晚古生代盆缘古地貌控砂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7
2019年
使用井震资料,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晚古生代古地貌进行了恢复,探讨了古地貌演化及其沉积和砂体响应。该区上石炭统太原组—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1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东西向两隆三洼格局,垂向上划分出太原组—山1段沟谷超覆充填、山2段—盒1段隆洼继承性填平、盒2段—盒3段均一平整等3个古地貌演化阶段。不同地貌演化阶段控制了砂体结构演化,沟谷超覆充填阶段,太原组仅分布在泊尓江海子断裂南部,反映了该断裂的控制性,北部沟谷输砂、南部低洼区聚砂明显,砂体以垂向加积样式分布于隆起分隔的沟谷及低洼区域;隆洼继承性填平阶段,地貌逐渐平整化,断裂控制不明显,砂体连片且具有一定的侧向摆动,3个继承性低洼区为主砂体区;均一平整阶段,物源北退,地貌平整,形成了“泥包砂”且横向摆动的孤立砂体分布结构。
胡华蕊邢凤存齐荣王超刘晓晨陈林陈孝全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致密砂岩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期与油气成藏期对比
2024年
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前人研究表明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然而原油到底来自研究区还是其东北部盆地中心的烃源岩还未有定论,从而制约了泾河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模拟了研究区和盆地中心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史,确定了泾河油田不同构造部位长7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技术厘定了延长组储层原油成藏期次。烃源岩生、排烃时间和储层原油成藏时间以及生、排烃量的计算结果显示,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对本区油气成藏贡献有限,而盆地中心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油气成藏时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本区油气明显具有由东北部向西南部运移的特点。因此与普遍认为的延长组储层以近源短距离垂向运移为主的成藏特征不同,本区已发现油藏可能主要来源于其东北部盆地中心优势生、排烃区,沿走滑断裂带经历了一定距离的侧向运移后聚集成藏。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区有利运聚方向及成藏区带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张新乐平宏伟杨鑫陈红汉李纯泉何发岐齐荣
关键词:热史埋藏史烃源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