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俊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切削力
  • 2篇面粗糙度
  • 2篇表面粗糙度
  • 2篇参数优化
  • 2篇超声加工
  • 2篇粗糙度
  • 2篇淬硬
  • 2篇淬硬钢

机构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篇温泉
  • 2篇邹平
  • 2篇马文俊
  • 2篇赵海东
  • 2篇王伟

传媒

  • 1篇电加工与模具
  • 1篇2016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二维超声加工淬硬钢的建模与参数优化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硬质合金刀具二维超声加工(UEVC)淬硬钢Cr12MoV时切削用量三个因素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信噪比、方差以及贡献率等方法对三个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以切削...
赵海东邹平马文俊王伟温泉
关键词:淬硬钢表面粗糙度切削力
文献传递
二维超声加工淬硬钢的建模与参数优化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硬质合金刀具二维超声加工(UEVC)淬硬钢Cr12Mo V时切削用量的三个因素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力的影响,并利用信噪比、方差及贡献率等方法对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以切削参数为独立变量,以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为响应,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进给量是对表面粗糙度(Ra、Rz)影响最大的因数,贡献率分别为91.8%和88.8%;其次是切削深度,贡献率分别为3.72%和9.77%;对切削力(Fz)影响最大的二个因素是进给量和切削深度,贡献率分别为56.69%和38.46%;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切削力的贡献率均最小。此外,建立的回归方程对Ra、Rz和Fz均有很高的可决系数,分别为91.8%、94.3%和88.2%,说明所建线性回归模型的准确性。
赵海东邹平马文俊王伟温泉
关键词:淬硬钢表面粗糙度切削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