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伟春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中空纤维
  • 6篇中空纤维膜
  • 6篇纤维膜
  • 4篇解吸
  • 4篇CO
  • 3篇氧化碳
  • 3篇二氧化碳
  • 3篇醇胺
  • 2篇乙醇
  • 2篇乙醇胺
  • 2篇吸收法
  • 2篇吸收液
  • 2篇膜法
  • 2篇膜吸收法
  • 2篇浸润性
  • 2篇CO2
  • 1篇烟气
  • 1篇氧化钙
  • 1篇中空纤维膜接...
  • 1篇脱除

机构

  • 8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瑞帆环保...

作者

  • 8篇张卫风
  • 8篇马伟春

传媒

  • 2篇应用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18
  • 3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混合醇胺的浸润性对膜吸收法中CO_2传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探究混合醇胺应用于膜吸收法时其对膜的浸润性以及CO_2传质性能的影响,采用接触角试验和浸润试验,测定了2种混合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一乙醇胺(MEA)和MDEA+三乙醇胺(TEA)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浸润特性和润湿速率,并通过吸收试验确定了不同润湿程度下的CO_2传质速率。结果表明:相同质量分数、溶质配比下,MDEA+TEA溶液对膜的浸润性要大于MDEA+MEA溶液,MDEA+TEA溶液的膜润湿速率大于MDEA+MEA溶液的膜润湿速率;同一混合醇胺对膜浸润性随溶质配比的增加而增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O_2传质速率减小是由混合醇胺对膜浸润性引起的,膜润湿程度增大,混合醇胺CO_2传质速率减小。
张卫风邱雪霏马伟春
关键词:浸润性中空纤维膜传质速率
膜法解吸CO_2吸收富液
2018年
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FMC)作为解吸装置,对吸收了CO_2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富液)进行膜法解吸实验。考察了CO_2负荷、解吸温度、解吸压力、富液流速和N_2吹扫流量对CO_2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液中CO_2负荷越大、解吸温度越高、解吸压力越低、富液流速越大、N_2吹扫流量越大,则CO_2解吸率越高。综合考虑,本实验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解吸温度45~65℃,解吸压力10~30 k Pa,富液流速0.08 m/s,N_2吹扫流量200 m L/min。
张卫风马伟春邱雪霏吴世东
关键词: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
二氧化碳吸收剂富液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化学吸收法的再生环节,从吸收剂和工艺技术两大方面对当前有关CO_2吸收富液再生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解吸速率、再生效率、循环性能和再生能耗等指标评价了各个方法的解吸和再生性能优劣,最后对未来CO_2吸收剂富液再生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张卫风马伟春邱雪霏
关键词:大气环境
钙法解吸并固定乙醇胺富液中CO_2被引量:9
2018年
针对醇胺类吸收剂富液中CO_2的解吸及后续处置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解吸方案——钙法.通过CO_2负荷试验和Ca(OH)_2投加量试验确定了该法理想处理负荷为0.84 mol·L-1,理想投加比例为C∶Ca=1∶1(摩尔比),此条件下反应15 min和30 min的解吸率达到52.17%和55.02%,这表明钙法矿化解吸乙醇胺富液中CO_2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pH、温度和搅拌强度对CO_2解吸固定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_2解吸率随着pH和搅拌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pH和搅拌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解吸率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降.较高的解吸温度尽管解吸率更大,但高温条件下无法达到矿化固定CO_2的目的.CO_2二次吸收负荷试验表明经钙法解吸后的MEA再生液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马伟春张卫风焦月潭黄珍李靳钟林新
关键词:乙醇胺氢氧化钙矿化
MDEA-PG吸收剂联合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脱除烟气中CO_2被引量:3
2018年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内研究了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与甘氨酸钾(PG)所组成的混合吸收剂对烟气中CO_2的吸收性能,通过考察吸收剂浓度和配比对CO_2脱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混合吸收液最佳浓度为25%,最佳配比为2 mol/L MDEA+0.5 mol/L PG。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液相流速、吸收温度和压力下的CO_2吸收情况,结果表明,较高流速、温度和压力均有利于CO_2的吸收,流速为0.08 m/s时的平均脱除率相较0.02 m/s时提高了13.73%,温度从25℃上升到65℃时平均脱除率提高25.21%,0.45 MPa时的平均脱除率比0.15 MPa时提高67.31%,但过高的流速、温度和压力也同样会产生高能耗投入和设备腐蚀等问题,因此应该合理选择这3种操作参数的范围。
张卫风马伟春邱雪霏
关键词:N-甲基二乙醇胺中空纤维膜
醇胺吸收液的浸润性对膜吸收法脱除CO_2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接触角试验和浸泡试验,测定了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共3种吸收液对聚丙烯(PP)中空纤维膜的浸润性和润湿速率,并通过吸收试验确定了不同润湿程度下的传质阻力和CO_2脱除率。结果发现,吸收液对膜浸润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收CO_2后的吸收富液对膜浸润性会进一步增大,质量分数达到30%以后趋于平稳,此时浸润性大小依次为:MDEA>DEA>MEA。在MEA、DEA和MDEA润湿膜的3个阶段中,加速润湿阶段的润湿速率较初始润湿阶段分别提高44倍、25倍和20倍。膜相传质阻力在膜润湿加速后分别增加6倍、11倍和13倍,并成为传质控制因素。相应的,CO_2脱除率也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24.2%、29.9%和37.2%。吸收液浸润性对膜吸收法脱除CO_2性能的影响显著。
张卫风马伟春邱雪霏
关键词: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浸润性
CO_2富液膜法解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在介绍CO_2富液膜法解吸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膜法解吸过程的传质和能耗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当前主要膜解吸工艺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研究者在CO_2吸收剂及膜材料两个关键方面的新突破进行概述;最后讨论膜法解吸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张卫风马伟春邱雪霏
关键词:二氧化碳解吸中空纤维膜
基于中空纤维膜的混合富CO2吸收液解吸及再生被引量:2
2018年
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FMC)作解吸装置,选取N-甲基二乙醇胺(MDEA)-二乙醇胺(DEA)混合吸收剂为富CO2吸收液进行膜法解吸及再生实验,考察了解吸温度、解吸压力和液相流速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再生液的CO2二次吸收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在取样时间20和40 min下,混合吸收剂最佳溶质摩尔比为MDEA:DEA=1:0.6.适当增大解吸温度、液相流速及负压压强可有效提高CO2的释放流量和解吸率.60℃时CO2释放流量峰值为101.29 m L/min(峰值前移),CO2最终解吸率为61.51%,比30℃时分别提高了56.14%和50.5%;解吸压力20 k Pa时CO2释放流量峰值和最终解吸率分别为96.17 m L/min(峰值前移)和58.66%,比65 k Pa时分别提高了62.21%和16.85%.流速为0.08 m/s时CO2释放流量峰值为88.65 m L/min(峰值未前移),最终解吸率为55.63%,比0.02 m/s时分别提高了43.45%和30.13%.MDEA-DEA再生液循环使用5次后CO2吸收容量为原液的70%,二次解吸率为原液的60%,无明显下降.膜法解吸混合富CO2吸收液效果良好,且再生液具有优异的二次吸收和解吸性能.
张卫风马伟春黄珍李靳焦月潭钟林新
关键词:中空纤维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