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璐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体膜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感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系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膜
  • 1篇线粒体膜电位
  • 1篇膜电位
  • 1篇巨噬细胞
  • 1篇巨噬细胞系
  • 1篇卡介苗
  • 1篇共刺激
  • 1篇共刺激分子
  • 1篇分子
  • 1篇RAW264...
  • 1篇刺激分子

机构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篇周海霞
  • 1篇陈祥
  • 1篇焦新安
  • 1篇郑佳玉
  • 1篇刘秀梵
  • 1篇胡茂志
  • 1篇孟闯
  • 1篇韩璐
  • 1篇季琰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小鼠巨噬细胞系体外感染卡介苗的应答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体外感染卡介苗的应答。【方法】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23h后,分析细胞形态和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然后去除培养上清中的卡介苗,继续培养不同时间,通过CFSE、annexin V/PI和Rh123标记,分析宿主细胞的应答。【结果】卡介苗感染23h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内能明显观察到吞噬泡中的BCG。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54、CD80、CD86、CD11b的表达明显升高,CD11c、I-Ad以及H-2Kd的表达变化不明显。CFSE标记卡介苗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减弱,但是4天后仍然明显地高于对照组。除去培养上清中的卡介苗后继续培养,含有卡介苗的细胞逐渐减少,继续培养60h后基本检测不到。另外,卡介苗感染不能诱导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先升高后降低,5d后,基本上与对照组一致。【结论】通过以上分析,为卡介苗免疫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胡茂志陈义芳韩璐季琰郑佳玉孟闯周海霞陈祥焦新安刘秀梵
关键词:卡介苗RAW264.7共刺激分子线粒体膜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