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江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电能
  • 8篇电能传输
  • 8篇电能传输系统
  • 6篇线圈
  • 6篇恒流
  • 5篇相角
  • 4篇电路
  • 4篇无线
  • 4篇线圈结构
  • 4篇感应耦合
  • 4篇LCC
  • 4篇磁耦合
  • 3篇等效
  • 2篇等效电抗
  • 2篇电抗
  • 2篇幼苗
  • 2篇幼苗生长
  • 2篇匝间
  • 2篇植株
  • 2篇植株生长

机构

  • 20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三江航天...

作者

  • 20篇陆江华
  • 18篇朱国荣
  • 6篇李博
  • 5篇罗冰洋
  • 4篇黎明
  • 3篇王菁
  • 3篇向馗
  • 3篇黄云辉
  • 2篇王金
  • 2篇张迪
  • 2篇黎文静
  • 1篇林鹏
  • 1篇庞牧野
  • 1篇李小坤

传媒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任意高阶谐振电路实现与负载无关的输出输入特性的通用模型及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任意高阶谐振电路实现与负载无关的输出和输入特性的通用模型及建模方法;将其中部分并联电抗分别等效成两个等效电抗的并联,部分串联电抗等效成两个等效电抗的串联,从而高阶谐振电路等效成若干级反LC电路和若干级正LC...
朱国荣陆江华林德焱
文献传递
一种电流增益可变恒流输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增益可变恒流输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包括一个电能发射器和若干不同电能接收器,所述电能发射器包括全桥逆变器、LCC补偿拓扑电路及发射线圈,所述电能接收器包括全桥整流器及接收线圈,所述LCC补偿拓扑电路、发...
朱国荣张迪陆江华王菁向馗
文献传递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针对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结构的研究中缺乏考虑系统增益特性,忽略电路整体的输出特性的不足,提出采用基于互感模型的阻抗特性分析法,该方法兼顾谐振系统的输出特性,确定一个与负载和耦合系数无关的固定频率点,在此频率点下发现了谐振电路具有纯阻性和恒流源输出的特性.提出两种实现前级H桥变换器ZVS的参数优化方法,从谐振电路增益角度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优化参数方法对谐振系统输出特性不同的影响.设计了一台3.3kW的基于双LCC谐振补偿电路的变换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针对谐振补偿电路特性的分析及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朱国荣林鹏陆江华李小坤
关键词:阻抗分析ZVS
任意高阶谐振电路的通用模型及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任意高阶谐振电路的通用模型及建模方法;将其中部分并联电抗分别等效成两个等效电抗的并联,部分串联电抗等效成两个等效电抗的串联,从而高阶谐振电路等效成若干级反LC电路和若干级正LC电路依次串联的通用模型,作为恒...
朱国荣陆江华林德焱
一种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包括磁芯和放置在磁芯上方的由一根绝缘导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盘绕得到的平面螺旋线圈;线圈的匝间距从圆心向外沿半径方向呈现由密到疏、再由疏到密的排布。本发明在不改变等匝间距平面螺...
朱国荣胡一豪寿亚涛陆江华李博黎明罗冰洋熊松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兼容耦合和抗偏移能力的螺旋双C型双面线圈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提高感应能量传输(IPT)系统中磁耦合结构的耦合系数以及抗偏移能力是提高IPT系统性能的核心要素。随着市场上接收线圈的多样化,有必要研究具有兼容耦合不同线圈(主要分为E型和C型)的线圈结构。在具有兼容耦合E型和C型线圈的螺旋双面(SP)线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螺旋双C(SDC)型双面线圈,该线圈包含两个绕组螺旋缠绕在平板磁心的两面,其中一面两个绕组间距较大,称分开侧;另外一面的两个绕组间距较小,称合并侧。通过改变SDC线圈为正串和反串连接来改变SDC线圈分别为C型和E型结构,从而能分别最优耦合C型线圈和E型线圈。SDC线圈分开侧耦合螺旋单面(RP)线圈(E型线圈),合并侧耦合双D盘单面(DDP)线圈(C型线圈),能获得最好的耦合系数。实验表明,SDC线圈与DDP线圈和RP型线圈的耦合系数较传统SP型线圈分别有10. 5%和61. 5%的提高;在抗偏移能力上,SDC线圈与DDP和RP线圈耦合时,相对于DDP和RP线圈均有提高,特别是相对于DDP线圈。
孙祺明黎文静罗冰洋熊松陆江华王菁朱国荣
关键词:IPT
一种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匝间距平面螺旋线圈,包括磁芯和放置在磁芯上方的由一根绝缘导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盘绕得到的平面螺旋线圈;线圈的匝间距从圆心向外沿半径方向呈现由密到疏、再由疏到密的排布。本发明在不改变等匝间距平面螺...
朱国荣胡一豪寿亚涛陆江华李博黎明罗冰洋熊松
文献传递
一种AGV用无线充电装置磁耦合线圈屏蔽装置
一种AGV用无线充电装置磁耦合线圈屏蔽装置,包括接收端线圈与发射端线圈,所述接收端线圈的底面与发射端线圈的顶面之间存在线圈气隙;所述接收端线圈的顶面的正上方铺设有多根接收端磁条,所有的接收端磁条与接收端线圈之间都存在间隙...
黄云辉段梦妮杜凯张迪陆江华寿亚涛朱国荣王菁向馗
文献传递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中双边LCC谐振腔恒流和恒压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6
2019年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中补偿网络能够改善系统特性,目前针对谐振补偿网络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特性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LC电路、??型电路和T型电路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或恒压输出的谐振条件,并针对高阶无源谐振网络提出一种建模方法,通过将谐振网络等效成2阶LC网络和多级3阶???型电路或多级3阶T型电路的串联,研究其恒流或恒压输出的物理机理。ICPT系统中双边LCC谐振腔实质上是一个9阶谐振网络,基于所提建模方法,分析双边LCC谐振腔输出电流和电压特性。此外,提出仅切换一次系统工作频率便可以实现系统先恒流再恒压输出的方法,且恒流和恒压模式下系统工作频率均满足SAEJ2954标准要求,分别能实现谐振腔输入电压、电流之间的零相角和原边逆变器MOSFETs的零电压开通。搭建3.3kW电动汽车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平台和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恒流和恒压模式下实验样机谐振腔的效率分别为92.1%和89.7%。
陆江华朱国荣黎文静李博姜晶
关键词:恒流恒压零电压开关
基于自适应滞环SVPWM控制方法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公用电网中广泛应用的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和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装置,产生了大量的高次谐波,也消耗了系统的无功功率,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是一种能够动...
陆江华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无功电流检测电流跟踪控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