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玉芬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早产
  • 6篇早产儿
  • 6篇产儿
  • 2篇新生儿
  • 2篇预后
  • 2篇通气
  • 2篇综合征
  • 2篇机械通气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持续肺...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积气
  • 1篇压力支持通气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早产儿呼吸
  • 1篇早产儿呼吸窘...

机构

  • 8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8篇邱玉芬
  • 6篇高晓燕
  • 4篇冯琳
  • 1篇韦秋芬
  • 1篇许靖
  • 1篇黄大海
  • 1篇黄丽萍
  • 1篇陈玉君
  • 1篇潘新年
  • 1篇蒙丹华
  • 1篇张连英
  • 1篇李凌霄
  • 1篇赵丹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浙江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营养物质对早产儿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影响
2019年
目的分析营养物质对早产儿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14 d以上的早产儿136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胆汁淤积分为PNAC组(56例)和非PNAC组(80例)。比较两组临床数据,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产儿出现PNAC的危险因素。结果非PNAC组患儿的脂肪乳热量比、氨基酸热量比、禁食时间、喂养困难率等均显著低于PNAC组(P<0.05);PNAC组患儿的总热量和乳类热量比均显著低于非PNAC组(P<0.05)。脂肪乳提供热量比率、氨基酸提供热量比率、禁食时间等均是影响早产儿出现PNAC的危险因素(P<0.05);乳类提供热量比率则是影响早产儿出现PNAC的保护因素。结论氨基酸和脂肪乳提供热量比率高、禁食时间长等因素影响早产儿发生PNAC,临床需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早产儿PNAC的发生。
奚碧冰邱玉芬张真冯琳黄丽萍许靖朱静李伟梁汝英陈俊杰
关键词:早产儿营养物质
出院后规范随访监控机制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建立早产儿出院后规范随访监控机制,分析该管理模式下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为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早期神经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及临床特征将613例早产儿分为高危早产儿与低危早产儿。对高危早产儿与低危早产儿分别制订随访计划表并定期评估,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给予相应干预,根据出院后是否定期回院随访分为规范随访组和非规范随访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时、校正12~24月龄的体重Z值、身长Z值、头围Z值;比较两组早产儿校正0月龄、1月龄时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比较早产儿校正3月龄、12~24月龄的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情况。结果(1)在校正12~24月龄时,两组高危早产儿的体重Z值、身长Z值和头围Z值均较出院时增大,且规范随访组高危早产儿上述Z值的增长量均大于非规范随访组高危早产儿(均P<0.05);但各组内低危早产儿的体重Z值、身长Z值和头围Z值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之间低危早产儿上述Z值的增长量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校正1月龄时,两组高危早产儿和两组低危早产儿的NBNA评分均较校正0月龄时增加,且规范随访组高危早产儿的NBNA评分高于非规范随访组高危早产儿(均P<0.05),但两组低危早产儿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校正3月龄时,规范随访组高危早产儿的大动作发育迟缓率低于非规范随访组高危早产儿(P<0.05);两组低危早产儿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行为发育迟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12~24月龄时,两组高危早产儿及两组低危早产儿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行为发育迟缓率均低于校正3月龄时,且规范随访组高危早产儿及低危早产儿的上述5个能区的发育迟缓率均
高晓燕高晓燕冯琳邱玉芬
关键词: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神经发育
肠道微生物及其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常见的喂养问题之一,其发生率较高。肠道发育不成熟、动力不足、分泌功能低下、调节能力差、胃食管反流、反复感染、缺氧、菌群失调等是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常见原因。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肠道微生物的定植及其结构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关,应用肠道微生物制剂治疗喂养不耐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肠道微生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及微生物制剂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邱玉芬高晓燕
关键词: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肠道微生物微生物制剂
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联合容量保证通气(VGV)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VGV模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以及白细胞介素(IL)-17对RDS早产儿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68例出生时胎龄<37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随机分配网站,将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SIMV+VGV组(n=34,接受SIMV+VGV模式治疗)与PSV+VGV组(n=34,接受PSV+VGV模式治疗)。对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后2~12h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所有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出生28d后)血清IL-17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及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2组早产儿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早产儿脑室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气管拔管后肺不张发生率,氧依赖率、再插管率、死亡率及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进行比较。绘制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死亡、存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1)2组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及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SV+VGV组RDS早产儿出生28d后的氧依赖率、气管拔管后肺不张发生率、再插管率分别为5.9%(2/34)、8.8%(3/34)、2.9%(1/34),均显著低于SIMV+VGV组的23.5%(8/34)、35.3%(12/34)、67.6%(23/34),2组比较,差异均有
邱玉芬高晓燕李凌霄奚碧冰陆月合
关键词:压力支持通气白细胞介素类预后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在胎粪吸入综合征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比较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两种无创通气模式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探讨HHFN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机械通气撤机后随机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分别行HHFNC和NCPAP呼吸支持,比较两组无创通气后的血气、无创通气时间、撤机失败率及鼻部损伤、腹胀和脑室内出血(IVH)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的撤机失败率、应用NCPAP/HHFNC后1 h的PaO_2和PCO_2值、PaO_2/PaO_2、无创通气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IVH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鼻损伤发生率(5.0%)低于NCPAP组(31.6%),P<0.05;腹胀发生率(7.5%)低于NCPAP组(34.2%),P<0.05。结论NCPAP和HHFNC均可在新生儿MAS并PPHN经机械通气撤机后序贯使用,具有确定的效果;但HHFNC更易使患儿耐受,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高晓燕冯琳邱玉芬潘新年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早产儿心包积气保守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对2022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心包积气保守治疗成功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早产儿”“心包积气”和“preterm”、“pneumopericardium”为关键词,分别对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Embase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自1980年1月至2022年7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早产儿心包积气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以提高对心包积气的认识。
赵丹庞夏玲高晓燕朱静邱玉芬梁汝英张连英蒙丹华韦秋芬
关键词:心包积气保守治疗早产儿新生儿
3D可视化联合3D打印在肝癌大部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3D重建系统软件的肝体积评估和3D可视化、3D打印辅助肝癌大部分肝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要求的肝癌行大部分肝切除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3D组)患者采用3D可视化技术和3D打印模型进行围手术期规划和指导,主要基于肝体积评估等术前规划和3D可视化分析、3D打印指导肝切除术手术;对照组(CT组)患者采用传统CT资料进行肝体积评估等术前规划、CT二维影像资料指导肝切除术。观察指标:虚拟切除肝体积、实际切除肝体积、残肝体积、标准残肝体积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3D组与CT组虚拟切除肝体积与实际切除肝体积、虚拟(术前)残肝体积与实际(术后)残肝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虚拟切除肝体积与实际切除肝体积呈正相关性(3D组r=0.990,P<0.001;CT组r=0.943,P<0.001)。3D组与CT组虚拟残肝体积比、实际残肝体积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正相关性(3D组r=0.931,P<0.001;CT组r=0.902,P<0.001)。3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T组(P<0.05),3D组患者满意度优于CT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重建系统软件和CT软件在评估肝癌大部分肝切除术的肝体积均可行、准确,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肝切除术的安全实施。3D可视化联合3D打印在围手术规划可减少手术出血,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在优势。
洪峰华黄大海叶彬邱玉芬梁志银方兆山
关键词:3D打印肝癌肝体积
白细胞介素-17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估监测循环血白细胞介素-17(IL-17)预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60d病死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85例外科(n=35)或内科(n=50)治疗的NEC新生儿。在诊断NEC及术前检测血清IL-17水平,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60d后病死率为20%(17/85),其中5例(10%)为内科治疗组,12例(34%)为外科治疗组。IL-17与30d后病死率显著相关(OR1.38;95%CI:1.14-1.67;P=0.001)。外科治疗组术前IL-17水平(27-7 500pg/mL,中位数2 625pg/mL)较内科治疗组(中位数156pg/mL)明显更高(P〈0.01)。内科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NEC在曲线下面积的区别为0.82(95%CI:0.74-0.90),IL-17有检测意义的临界值为1 783pg/mL(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59.2%)。结论血清IL-17水平与NEC新生儿60d病死率相关。
邱玉芬高晓燕冯琳陆月合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白细胞介素-17预后病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