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文韬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庐江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椎骨
  • 2篇内固定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清
  • 1篇正强化
  • 1篇肉瘤
  • 1篇生成素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康复
  • 1篇髓内

机构

  • 4篇庐江县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邢文韬
  • 3篇宋丰强
  • 3篇吴健
  • 1篇丁晓云
  • 1篇张凤

传媒

  • 2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清中Ang-2和VEG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2(Ang-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骨肉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Ang-2和VEGF的含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骨肉瘤患者血清中VEGF(1234.6±824.5)pg/ml和Ang-2(1035.5±590.2)pg/ml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VEGF(334.6±104.2)pg/ml和Ang-2(460.3±120.6)pg/ml的含量(P<0.01)。血清VEGF和Ang-2的含量与骨肉瘤的大小、分期及肺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血清中Ang-2和VEGF高表达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1)。结论:Ang-2和VEGF与骨肉瘤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骨肉瘤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邢文韬宋丰强胡文长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肉瘤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使用骨科手术牵引床进行复位,难复性骨折附加股骨近端外侧行小切口辅助复位,用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患者获得10~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4~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97.1%。结论:运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但同时注意术后股骨髓腔隐性失血的问题,必要时需输血治疗。
宋丰强邢文韬吴健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实施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干预前后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HAMD评分以及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强化理论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腰椎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腰椎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许成凤丁晓云汪敏欧阳鸿志邢文韬吴健
关键词:腰椎骨折术后康复康复训练
可吸收型磷酸钙在胸腰椎骨折经皮内固定的运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可吸收磷酸钙具有安全性高和无排斥反应、细胞毒性的特点,常用于四肢长骨骨折骨缺损的辅助修复,脊柱外科中磷酸钙骨水泥已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用骨水泥,但将可吸收磷酸钙用于胸腰椎骨折中较为少见 [1] 。笔者为进一步降低胸腰椎骨折经皮内固定后矫正丢失,尝试将可吸收型磷酸钙用于胸腰椎骨折经皮内固定手术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邢文韬宋丰强张凤吴健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皮内固定椎体高度COBB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