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IGFBP-1的生理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IGFBP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在IGF(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中共有6种形式的IGFBPs,分别为IGFBP-1~IGFBP-6,它们与配体IGFs具有高度的亲和性,能够调节IGFs与IGF-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这为IGF信号通路的调节提供了灵活的方式。其中,IGFBP-1是IGF结合蛋白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和鉴定的成员,一些分解代谢胁迫条件会诱导IGFBP-1 mRNA的高量表达。近年来体内的研究表明IGFBP-1被喻为是限制IGF信号系统功能的"分子开关"。在胁迫条件出现时,IGFBP-1通过限制能量的使用,将生命过程由高耗能的生长发育状态切换到仅能满足生物体生存的基本的低耗能状态。本文就近年来在哺乳类和鱼类模型中IGFBP-1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赵艳卢玲刘云章周建峰谭训刚尤锋李筠
- 关键词:IGFBP-1发育
- 斑马鱼igfbp1基因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缺氧能够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IGFBP1)与缺氧胚胎发育迟缓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研究igfbp1基因敲除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斑马鱼同源基因igfbp1a和igfbp1b缺失突变体。分别在胚胎受精24、48和72 h后进行缺氧处理,检测野生型(wide-type,WT)和突变体斑马鱼的体长及生存率。结果:成功得到12种不同基因型igfbp1a^(-/-)和6种igfbp1b^(-/-)突变体。表型分析未见异常。选用igfbp1a(-13 bp)^(-/-)与igfbp1b(-14 bp)^(-/-)的突变体进行缺氧实验。受精24 h的WT斑马鱼在缺氧24 h后体长明显缩短(P<0.01),但是igfbp1a^(-/-)和igfbp1b^(-/-)的斑马鱼缺氧处理后,与常氧组相比体长均未见显著差异,提示igfbp1a和igfbp1b参与了缺氧导致的胚胎发育异常。同时,igfbp1a^(-/-)的斑马鱼在缺氧情况下比WT斑马鱼存活率高(P<0.05),而igfbp1b^(-/-)的斑马鱼在缺氧情况下存活率下降。结论:igfbp1介导了缺氧导致的胚胎发育异常,敲除igfbp1能够抑制缺氧所致的胚胎发育迟缓,提示IGFBP1是潜在的治疗缺氧缺血性胚胎损伤疾病的分子靶标。
- 刘璐张佩赵艳李筠刘云章卢玲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斑马鱼缺氧胚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