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臻君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叶螨
  • 1篇日龄
  • 1篇温度
  • 1篇两种群
  • 1篇二斑叶螨
  • 1篇WOLBAC...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谢蓉蓉
  • 1篇洪晓月
  • 1篇陆明红
  • 1篇于明志
  • 1篇薛晓峰
  • 1篇赵臻君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二斑叶螨两种群中Wolbachia诱导的胞质不亲和作用的影响因子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Wolbachia诱导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是对寄主的生殖调控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不同种群中CI表达的差异较大。以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辽宁兴城(LN)和江苏徐州(JS)两个地理种群为实验材料,经筛选获得100%感染Wolbachia和不感染Wolbachia的品系,通过杂交实验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寄主遗传背景、雄螨日龄、温度以及雄螨体内Wolbachia菌量等因子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5和7日龄的雄螨诱导的CI的强度没有差异,表明雄螨日龄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没有影响。二斑叶螨分别放在20℃的低温、25℃的适温和30℃的高温条件下饲养时,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也没有任何变化,表明温度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也没有影响。江苏徐州种群所感染Wolbachia菌量显著高于辽宁兴城种群,并且这两个种群感染Wolbachia菌量都随着雄螨日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表明Wolbachia菌量对我国二斑叶螨体内Wolbachia诱导CI的能力没有影响;江苏徐州种群内Wolbachia不能诱导CI可能是Wolbachia株系与寄主的遗传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Wolbachia的生殖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陆明红谢蓉蓉赵臻君于明志薛晓峰洪晓月
关键词:二斑叶螨WOLBACHIA日龄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