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婷婷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铺棉灸
  • 2篇急性
  • 1篇带状疱疹
  • 1篇督脉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督脉
  • 1篇针法
  • 1篇针法治疗
  • 1篇治法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湿疹
  • 1篇十二井
  • 1篇十二井穴
  • 1篇手法
  • 1篇皮损
  • 1篇缺血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叩刺

机构

  • 6篇山西省中医院
  • 3篇太原市迎泽区...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赵立新
  • 6篇赵婷婷
  • 5篇郝利芳
  • 1篇倪文杰
  • 1篇贾希瑞
  • 1篇李新华
  • 1篇段淑琴

传媒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铺棉灸棉片的标准化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铺棉灸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但目前在临床应用时对铺棉灸棉片的面积、厚度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使铺棉灸的应用缺乏科学性、规范性,限制了铺棉灸的临床应用及推广。该文通过铺棉灸棉片的厚度实验与面积实验,对棉片的厚度、面积进行标准化研究,制定铺棉灸棉片的临床应用标准,为铺棉灸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郝利芳赵立新王鹏瑞赵婷婷郝志飞薛亚妮张瑞萍
关键词:铺棉灸棉片
铺棉灸治疗慢性湿疹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比较铺棉灸与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2例)。观察组于皮损表面采用铺棉灸疗法,每日1次,每次3壮;对照组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周时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于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评定两组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3周时VAS评分降低(P<0.05),治疗2、3周时EASI、DLQI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铺棉灸可有效改善慢性湿疹瘙痒症状和皮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
郝利芳赵立新王鹏瑞赵婷婷郝志飞
关键词:慢性湿疹铺棉灸瘙痒皮损生活质量
赵立新应用交通任督针法治疗难治性面瘫经验
2024年
交通任督针法是郭耀康教授的学术思想之一,他创新地提出以交通任督法调整阴阳,即选取任督二脉的腧穴,施以适宜的针刺手法,从而达到调和阴阳、调畅气血、祛除疾病的目的。赵立新教授师从针灸名医郭耀康,对交通任督针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擅长应用交通任督针法治疗难治性面瘫、中风后遗症、面肌痉挛、偏头痛、失眠等疾病。该文主要介绍赵立新教授应用交通任督针法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经验,并附验案2则,以供讨论。
郝利芳阴光路赵婷婷郝志飞赵立新
关键词:难治性面瘫
大针手法针刺督脉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大针手法针刺督脉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针手法针刺督脉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健康Wistar大鼠,体重200g^25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癫痫模型组(B组)、大针手法组(C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癫痫模型组和大针手法组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3mmol/kg)和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30mg/kg,分3次注射),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氯化锂和匹鲁卡品。空白对照组和癫痫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大针手法组用1寸不锈钢针,针刺大鼠督脉穴:风府、大椎、陶道、无名、身柱,每日1次,每次20min,中间行针一次,平补平泻法,治疗14d。运用HE染色法观察3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测3组大鼠海马神经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的表达。结果癫痫模型组和大针手法组大鼠均诱导出癫痫持续状态,两组各死亡1只。HE染色显示,癫痫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大针手法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病理改变明显改善,空白对照组大鼠神经细胞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3组大鼠海马神经NF-κB P65阳性细胞数的表达依次为(13.95±6.99)个、(28.75±8.80)个、(19.25±8.60)个,癫痫模型组、大针手法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针手法组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针针刺督脉可能是通过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
倪文杰赵立新段淑琴贾希瑞李新华赵婷婷
关键词:癫痫督脉海马
十二井穴流注放血干预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HSP70及CD3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十二井穴流注放血对急性脑缺血(ACI)模型大鼠HSP70及CD31表达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通放血组、流注放血1组、流注放血2组、西药组,每个组10只,局灶性凝结大脑中动脉法制备ACI模型后分组治疗。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量表(m NSS)评价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内HSP70及CD3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治疗后m 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西药组改善大鼠mNSS评分效果优于普通放血组和流注放血1组并与流注放血2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流注放血2组及西药组大鼠脑组织病理结构较模型组显著恢复,神经元形态完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后各组大鼠脑组织中HSP70及CD31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西药组HSP70及CD31含量显著高于普通放血组和流注放血1组(P<0.05),并与流注放血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十二井穴流注放血可能通过促进HSP70及CD31的表达发挥对ACI大鼠的保护作用。
赵婷婷郝利芳张蕊赵立新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HSP70CD31
基于“火郁发之”理论探讨针灸外治法在急性期带状疱疹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2年
带状疱疹急性期湿热毒邪郁于肌表,若医者用药多以苦寒直折,往往收效不甚理想。而基于“火郁发之”理论,使用火针、铺棉灸、艾灸、叩刺拔罐等温热刺激外治法,可同气相求,引内郁之热毒透散,温通行气、活血化瘀、破坚消积、祛火之源、扶正祛邪,收效甚好。针对针灸外治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为“火郁发之”的理论探寻科学基础。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s,TRP)通道及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均参与了火针发挥疗效的过程,并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印证。
赵婷婷郝利芳赵立新
关键词:急性期带状疱疹火郁发之外治法火针铺棉灸叩刺拔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