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倩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左心室插管术的改进方法及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左心功能指标的测定
- 2013年
- 目的:观察采用改进的大鼠左心室插管术制作心气虚证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控食、负重强迫游泳及大剂量普萘洛尔等复合因素建立SD大鼠心气虚证模型,RM6240BD多道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①经改进大鼠左心室插管术,成功率明显提高。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最大心室内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平均心室内压、心率(HR)等指标均降低(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t-dp/dtmax均升高(P<0.05,P<0.01)。结论:大鼠左心室插管术的改进方法成功率提高,心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指标改变明显。
- 郑燕青徐百兴王燕王孝义王灿军詹倩候转转杨帆倪芳英陈华德
- 关键词:插管术心气虚证左心室心功能
- 用关联规则方法探索眩晕的针灸处方配伍规律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探索治疗眩晕针灸处方的穴位配伍和经络配伍规律。方法从先秦到清代涉及针灸治疗眩晕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提炼穴位、经络配伍方法。结果上星和风池、丰隆和解溪、合谷和风池、丰隆和风池、外关和足临泣、合谷和丰隆、合谷和解溪、阳谷和足临泣、阳谷和风池、神庭和上星依次为最常用配穴;督脉、胆经和膀胱经为最常用配伍经脉。结论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结果是合理的,所得的穴位及经络配伍方法为现代临床的疾病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 詹倩陈华德
- 关键词:针灸疗法眩晕关联规则针灸处方
- 古代针灸治疗眩晕处方的选穴规律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研究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穴位的选取、配伍特点及经络运用规律。从先秦到清代涉及针灸治疗眩晕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和支持度对比法进行分析,找寻腧穴、经络运用规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提炼出穴位的配伍方法。由此总结出治疗眩晕运用频次和支持度较高的腧穴依次是风池、上星、阳谷、解溪、足临泣、神庭等;采用的配穴方法多为局部配穴法、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阳经与阳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经络多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督脉。对比古今文献资料,发现古代取穴、选经、配穴方法与现代临床有相同点,但选穴用阳谷、解溪、飞扬,配穴用子母经配穴法为现代临床所少见,可为现代提供参考。
- 詹倩陈华德
- 关键词:眩晕针灸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