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福刚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定向凝固
  • 1篇溶质分布
  • 1篇凝固
  • 1篇微观组织演化
  • 1篇合金
  • 1篇包晶合金
  • 1篇SN

机构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篇胡小武
  • 1篇李双明
  • 1篇艾凡荣
  • 1篇蒋福刚

传媒

  • 1篇铸造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Pb-Bi-Sn准包晶合金定向凝固微观组织演化
2012年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结合液淬法,在温度梯度为18K/mm、凝固速度为0.5~100μm/s的条件下系统研究了Pb-30%Bi-18%Sn准包晶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化及溶质分布规律。主要从凝固路径、相组成、溶质分布及微观组织特征等几个方面来研究Pb-Bi—sn准包晶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组织演化。其中,准包晶合金的凝固路径通过DSC差热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其凝固路径为:L→L+α-Pb→L+α-Pb+β-PbTBi3→L+α-Pb+β-PbTBi3+Sn→(β-Pb7Bi+Sn)共晶。结合XRD,分析定向凝固试样的相结构,结果表明:试样由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α-Pb相、密排六方结构的β-Pb7Bi3相和体心正方结构的(Sn)相构成。在Pb-Bi-Sn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当凝固速度为0.5~2μm/s时,初生α-Pb相以胞状界面生长,而当凝固速度增大至5μm/s及以上时,初生α—Pb相将由胞状转变为枝晶状界面生长。利用能谱分析仪对定向凝固试样进行溶质分布测试,发现局部出现溶质偏析,导致共晶组织(β-PbTBi3+Sn)出现。
胡小武李双明艾凡荣蒋福刚
关键词:定向凝固溶质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