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吗啡酮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早期镇痛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氢吗啡酮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早期镇痛效果。方法纳入42例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治疗组患者全麻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手术开始前静脉推注氢吗啡酮10μg/kg;对照组患者推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中芬太尼使用剂量明显较少(P<0.05),苏醒期VAS评分、躁动评分明显较低(P<0.01),补救性曲马多的使用剂量明显较少(P<0.01);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以及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有助于减轻妇科腔镜患者苏醒期的疼痛不适,提高舒适性,且不影响拔管时间以及镇静程度。
- 董敏兰艳丽吴文春邓孝桢吕宏伟
- 关键词:氢吗啡酮妇科腔镜
- 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桡动脉穿刺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桡动脉穿刺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15例,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下行桡动脉穿刺,记录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时间(52.8±17.6)s,11例患者1次穿刺置管成功,2例2次,1例3次,另外1例患者操作3次以上,需更换血管穿刺,总成功率93.3%。全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桡动脉穿刺置管在房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董敏谢丽金
- 关键词:超声引导平面外桡动脉穿刺
- 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案对初产妇疼痛和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和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进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将产妇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产妇予以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及各个产程的时间;分别于镇痛后5 min、60 min、宫口全开以及产后24 h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别于出生后1 min和5 min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评估2组新生儿窒息情况;记录2组产妇恶心呕吐、宫颈或会阴损伤、尿潴留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并发症总发生率。于分娩后6~8周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检测2组产妇的纤维肌力、盆底肌闭合收缩力、盆底肌静态张力等盆底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72.5%(29/40)、7.5%(3/40)、20.0%(8/40),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90.0%(36/40)、5.0%(2/40)、5.0%(2/40)。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后5 min、60 min、宫口全开以及产后24 h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产后1 min和5 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2.50%(17/40)、20.00%(8/4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13,P<0.05)。观察组产妇的纤维肌力和盆底肌闭合收缩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肌静�
- 曹雅军吴文春董敏严霞
- 关键词:初产妇疼痛盆底功能
- 超声引导后路颈内静脉穿刺术在特殊体位患者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后路颈内静脉穿刺技术在特殊体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无法在平卧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8例,半卧位超声引导下行短轴平面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颈内静脉形态、与动脉的位置关系,记录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颈内静脉形态受呼吸运动以及探头压力影响大;13例患者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外侧,4例位于外上方,1例位于内上方。18例患者均操作成功,平均耗时(47.8±10.5)s,未见血肿、气胸、臂丛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内颈内静脉穿刺用于不能平卧的患者,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是临床有效的引导技术。
- 董敏吴文春吕宏伟李红云余黎媛刘秀华
-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内静脉
- 超声引导颈浅丛复合肌间沟单点或多点注药用于锁骨内固定术的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行颈浅丛复合肌间沟单点或者臂丛多点注药用于锁骨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6例择期行锁骨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点注射组及多点注射组各23例。单点注射组在颈浅丛阻滞的基础上,臂丛上干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多点注射组在多个神经干共给药20 mL。观察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麻醉药起效时间、芬太尼的追加剂量、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综合满意度。结果多点注射组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单点注射组(P<0.05);两组麻醉药起效时间和芬太尼追加剂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多点注射组的运动阻滞效果优于单点注射组(P<0.05)。结论与多点注射相比,颈浅丛复合臂丛上干单点注药舒适性更高,并发症更少。
- 董敏吴文春曹雅军邓孝桢吕宏伟
- 关键词:超声引导臂丛阻滞
- 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的应用。方法需再次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22例,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观察桡动脉损伤状况,记录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超声下桡动脉损伤的类型包括血管痉挛、管腔闭塞、血肿形成等;21例患者再次同侧穿刺成功,成功率95%;有一例需更换至对侧穿刺。全组患者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用于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必要的补救措施。
- 董敏吴文春曹雅军邓孝桢吕宏伟
- 关键词:超声引导动脉损伤
- PEP-1-SOD1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急性期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cellpenetratingpeptide,CPP)PEP-1介导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SOD1)在小鼠大脑皮质的跨膜转导能力以及转导的时间关...
- 董敏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用药急性期脑梗死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拟行上肢手术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呼吸抑制/呛咳情况、苏醒时间、OPS评分及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呼吸抑制/呛咳比例、OPS评分以及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镇痛效果显著,围手术期舒适度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董敏张萍英吴文春邓孝桢吕宏伟余黎媛
- 关键词:超声引导小儿臂丛阻滞丙泊酚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LC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两组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手术开始前联合组静脉推注氢吗啡酮10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1h时Price-henry疼痛评分、躁动分级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观察补救性镇痛药的需要例数以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ICA)的按压次数。结果联合组患者Price-henry疼痛评分、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IC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补救性镇痛药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B联合氢吗啡酮超前镇痛有助于减轻LC患者围术期疼痛,不影响镇静深度,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董敏吴文春曹雅军邓孝桢吕宏伟
- 关键词:超声引导氢吗啡酮腹横肌平面阻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石杉碱甲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石杉碱甲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组以及对照组(n=70),石杉碱甲组于手术前3d开始给予石杉碱甲0.2mg静脉注射直至手术当日,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3d,术后1d,3d以及7d时运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the scale of elderly congitive fuction,SECF)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两组患者SECF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石杉碱甲组患者术后1d以及3d时SECF量表评分明显升高(47.93±3.76vs.45.21±2.83,P<0.01;51.98±2.36vs.49.32±3.24,P<0.01);石杉碱甲组术后1d以及3d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石杉碱甲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减少POCD的发生。
- 吴文春董敏曹雅军
- 关键词:POCD石杉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