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丰鸣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河南省公务员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公务员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中坚力量,公务员的工作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坐的多动的少、身心容易疲惫等,以上特点使公务员队伍整体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较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 滕军燕魏艳萍苏丰鸣
- 关键词:公务员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管理
- 两种院前救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估两种院前救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下的8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先治疗组,以2017年1—12月按先转运后治疗的急救模式下的8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先转运组。所有患者入院后随访7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送至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情况,并比较7个月内存活情况。结果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1.25%)高于先转运组(61.25%)(P<0.05);入院时,先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先转运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先转运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先治疗组存活情况优于先转运组(P<0.05)。结论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方式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提高后期治疗效果。
- 苏丰鸣白向威尚洋洋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生存期
- Impella保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危重冠心病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左心辅助装置Impella保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治疗危重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伴严重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7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程度、管腔狭窄支数,采用分层区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和PCI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左心辅助装置Impella保护PCI术。比较2组支架一次性植入成功率、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6个月,比较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支架一次性植入率(90.91%)高于对照组(70.59%)(P<0.05),术中夹层、术中慢血流和术中无复流发生率(6.06%、9.09%、6.06%)与对照组(2.94%、11.76%、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和术后2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TIMI血流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2.37±2.21)、(52.64±2.31)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36.36±2.71)、(36.45±2.33)mL]低于术前[(55.64±2.73)、(55.86±2.45)mL,(40.47±2.52)、(40.26±3.46)mL],左室射血分数[(41.12±3.17)%、(40.78±3.28)%]均高于术前[(28.53±2.42)%、(28.36±3.74)%](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9.39%)低于对照组(64.71%)(P<0.05),存活率(93.94%)与对照组(9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辅助装置Impella保护PCI术可用于危重症冠心病患者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近期预后较佳。
- 苏丰鸣吴晓光张凯郑晓晖
- 关键词:冠心病IMP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