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萌萌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耕地
  • 1篇意愿
  • 1篇意愿研究
  • 1篇森工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流转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流转
  • 1篇农户
  • 1篇农户调查
  • 1篇农户意愿
  • 1篇驱动力
  • 1篇资源城市
  • 1篇综合评价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粮食安全
  • 1篇户调
  • 1篇集约利用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东北大学

作者

  • 4篇王萌萌
  • 3篇宋戈
  • 3篇刘璐璐
  • 2篇黄善林
  • 2篇徐四桂
  • 1篇王蓓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农业部管理干...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利用效益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区,从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对内蒙古自治区近15年耕地利用效益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利用效益指数整体呈波动变化状态,经济效益指数呈上升趋势,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指数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综合效益指数略有上升。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利用效益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表现为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指数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较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及自治区中部,生态效益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丘陵区。综合研究发现,在耕地利用效益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处于主导位置,生态效益受环境影响大,在今后的耕地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聂学海宋戈王蓓王萌萌刘璐璐
关键词:耕地综合评价
基于粮食安全的黑龙江省耕地压力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分析了2000—2013年黑龙江省耕地资源数量、粮食产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测算了14年间黑龙江省及13个地级市的耕地压力指数,分析了黑龙江省耕地压力与粮食安全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3年,黑龙江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000—2002年耕地资源数量缓慢减少,2002—2006年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增加,2006—2013年耕地资源数量平稳增长.(2)2000—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粮食单产与人均粮食产量均在波动中上升,变化趋势趋同.(3)2000—2013年,黑龙江省耕地压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3年气候发生变化,粮食产量大幅减少,耕地压力上升,粮食安全因此而出现不安全的趋势;其余年份耕地压力逐年下降,粮食安全态势良好.(4)2013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含副省级市)的耕地压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森工城市大兴安岭地区和伊春市耕地压力最大,煤炭型城市鹤岗市和七台河市耕地压力较小,其他城市基本无耕地压力.
刘璐璐宋戈黄善林聂学海王萌萌
关键词:耕地压力粮食安全
基于农户调查的江汉平原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农户是参与农地流转的主体之一,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必须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研究区278户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较低,流出土地的农户比例为17.99%,流入土地的农户比例为25.17%;(2)影响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地收入功能、外出务工劳动比例和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功能越高,外出务工人数越少,耕地面积越多,农户的土地流出意愿越强;(3)影响农户土地流入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户主文化水平、农地政策了解程度、是否具备耕种能力、农地收入功能、耕地质量和村集体经济状况,户主文化水平越高,对农地政策越了解,耕种能力越强,农地收入越高,农户的农地流入意愿越强,而耕地质量越高,村集体经济状况越好,农户的农地流入意愿越弱。
王萌萌宋戈黄善林聂学海刘璐璐徐四桂
关键词:问卷调查农村土地流转农户意愿LOGISTIC回归模型
黑龙江省森工型资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分析——以伊春市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客观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集约利用的变化程度,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驱动力因素和敏感性因子,是解决我国人地矛盾突出、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黑龙江省典型的森工资源转型城市——伊春市为例,从经济潜力、社会潜力、生态潜力三方面构建伊春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并运用spss软件对伊春市土地利用效益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伊春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效益呈现上升的趋势,10年来的发展过程呈现"不集约—基本集约—集约"的变化态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木材深加工产值等是影响伊春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敏感性因子。
徐四桂王萌萌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