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琛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东北红豆杉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含量
  • 2篇乙烯
  • 2篇乙烯醇
  • 2篇烯醇
  • 2篇聚乙烯
  • 2篇聚乙烯醇
  • 2篇红豆杉
  • 2篇发泡
  • 2篇发泡材料
  • 1篇地沟油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荧光参数
  • 1篇油用
  • 1篇有机发泡剂
  • 1篇幼苗
  • 1篇幼苗培育
  • 1篇织品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琛
  • 2篇任世学
  • 2篇罗华超
  • 2篇赵春涛
  • 2篇陈颖超
  • 1篇刘彤
  • 1篇谭文英
  • 1篇张玉红
  • 1篇周志强
  • 1篇徐璐

传媒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有机发泡剂制备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改进造纸黑液中木质素再利用情况和PVA泡沫的力学性能,以甲醛为交联剂,采用BSH发泡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LFM)并测定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PVA用量,发泡剂用量0.5%、甲醛用量0.8 m L/g、麦草碱木质素用量30%时,制备的PLFM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最大,为28.94 MPa;吸水率最低,为2.455倍;表观密度0.28 g/cm3。PLFM的耐溶剂性能随碱木质素用量的增大而降低;碱木质素、PVA和甲醛交联较好,发生芳环的5位取代;泡沫均匀、孔隙规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热稳定性不因碱木质素的加入而降低,且热降解性好。
陈禾木罗华超王琛封卫陈颖超任世学
关键词: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发泡材料
叶面施氮对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为探究氮素在东北红豆杉幼苗培育中的作用,以6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施氮法研究尿素、硝酸钠和硫酸铵3种氮素形态在3个氮浓度(0.5‰、1‰、1.5‰)下幼苗的生长、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荧光特...
王琛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幼苗培育施氮处理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荧光参数
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主要是对纺织品色牢度的定义、检测重要性、质量检测以及评级优差等进行一个详细的综述和分析。根据色牢度的质量检测标准,主要有: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以及耐光汗色牢度的检测等,并介绍各个检测项目的原理及用到的实验仪器。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员必须通过对试样色泽变化的目测,再与同标准样卡进行比较。
张高歧赵春涛王琛陶先坤
关键词:色牢度
叶面施氮对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究氮素在东北红豆杉幼苗培育中的作用,以6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施氮法研究尿素、硝酸钠和硫酸铵3种氮素形态在3个氮浓度(0.5、1.0、1.5 g/L)下幼苗的生长、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幼苗的生长量较对照组幼苗(CK)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 g/L尿素处理幼苗的效果最好,枝生长量比CK提高了39.1%,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片氮含量也都有所增加,1.5 g/L尿素处理幼苗的氮含量最高,比CK提高了20.0%(P<0.01)。在叶绿素含量上,1 g/L尿素处理幼苗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比CK提高了20.5%和27.1%(P<0.01)。施氮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合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合指标也都好于CK(1.5 g/L硫酸铵除外),1 g/L尿素处理幼苗的Pmax比CK提高了62.0%(P<0.01)。从整体上看,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和Pmax呈现出随幼苗叶片氮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 g/L尿素处理效果最好,硫酸铵和硝酸钠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刘彤王琛徐璐周志强张玉红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
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用脱色剂和催化剂的选择
2017年
以地沟油为原料,比较活性炭和白土、雕白粉、双氧水对地沟油的脱色效果,白土-活性炭15∶1混合,脱色率84.34%,效果最好。两步法制生物柴油,以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做预酯化催化剂对脱色后地沟油预酯化,在温度70℃、反应时间120 min时,对甲苯磺酸催化效率较高,酸值为5.02 mg KOH/g。以浓硫酸、磷酸、KOH、NaOH、732树脂为催化剂,酯交换反应制生物柴油,在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油脂质量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90 min时,选用Na OH作为酯交换催化剂,酯交换产率可达到85.03%。
张高歧陶先坤王琛赵春涛谭文英
关键词:地沟油脱色生物柴油催化剂
聚乙烯醇/改性碱木质素发泡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7
2015年
以改性碱木质素与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甲醛为交联剂,采用无机发泡原理,制备了聚乙烯醇/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LFM)、聚乙烯醇/环氧化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ELFM)和聚乙烯醇/羟甲基化碱木质素发泡材料(PHLFM),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DSC及TG对发泡材料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PVA用量为5 g时,环氧化碱木质素用量为50%(以PVA质量计,下同),甲醛用量24%,硫酸用量54%,固化温度120℃制备的PELFM拉伸强度最大,为17.26 MPa。FT-IR分析显示,PLFM和PHLFM的苯环5位均发生取代,而PELFM没有发生取代;SEM图片显示发泡材料的孔径不规则,孔隙率较大;与另两种发泡材料相比,PELFM拉伸性能低,表观密度较低,吸水倍率也较低。从DSC和TG分析可知,3种发泡材料中PELFM具有较低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但其生物相容性最好,PELFM失重率最高峰对应的峰值温度最大且介于碱木质素与PVA之间,烧失后残余量也最大,表明PELFM的耐热性更好,热稳定性更强。
罗华超陈禾木陈颖超封卫王琛秦必达任世学
关键词:聚乙烯醇发泡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