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婷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偏振
  • 2篇谱学
  • 2篇热红外
  • 2篇光谱
  • 2篇光谱学
  • 2篇干旱
  • 1篇水库
  • 1篇水库运行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情势
  • 1篇松辽平原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能源
  • 1篇能源规划
  • 1篇偏导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热辐射
  • 1篇归因
  • 1篇归因分析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西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王婷婷
  • 3篇孙福宝
  • 2篇张洪岩
  • 2篇赵云升
  • 1篇张丽莉
  • 1篇张正祥
  • 1篇王训明
  • 1篇郭笑怡
  • 1篇李召良
  • 1篇唐伯惠
  • 1篇赵建军
  • 1篇张霞
  • 1篇孙玮琪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松辽平原干旱时空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MODIS产品数据,采用TVDI方法,分析基于生态地理区的松辽平原干旱时空分布变化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干旱程度关系,结果显示:利用TVDI获取干旱情况与实际相符合,是进行干旱监测一种有效手段。反演结果与郑度等对此区域生态地理区划分一致:干旱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分布差异明显,2009年干旱分布面积最广,而2004年干旱面积最小;从干旱统计来看,2005年比2004年更湿润。研究区总体呈湿润趋势,湿润面积占总面积的84.95%,主要集中在耕地、林地和草地。水体类型不能利用TVDI方法进行干旱监测。
王婷婷张洪岩郭笑怡张正祥赵建军
关键词:干旱土地利用
基于析因数值实验方法的蒸发皿蒸发归因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蒸发皿蒸发是唯一可长时间大范围观测的潜在蒸发,其准确估算和长时间序列趋势变化归因分析,对变化环境下干旱研究、水文过程理解分析与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筛选出416个具有连续观测的气象台站资料,率定了PenPan模型中适合模拟中国20 cm口径(D20)蒸发皿蒸发的风速函数,发展了基于去趋势法的析因数值实验归因法,对比了此方法与常用的偏导归因法在1960-2014年、1960-1993年("蒸发悖论"时段)及1993-2014年("蒸发悖论"消失)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的归因结果。结果表明,使用新率定的风速函数f_q(u_2)=3.977×10^(-8)(1+0.505u_2)能更准确模拟中国D20蒸发皿蒸发;相较于偏导归因法结果,析因数值实验法也能对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进行定量归因分析,且归因结果略优于偏导归因法结果;此外,可利用析因数值实验法的基准态信息来对偏导归因法结果进行校正,从而更准确地对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进行归因分析,加深对蒸发皿蒸发趋势变化的理解,为水文水循环研究准确分析提供保障。
王婷婷孙福宝孙福宝刘文彬王红
关键词:归因分析
基于再分析数据的标准化风能资源干旱指数的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再分析数据的标准化风能资源干旱指数的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风力资源定义标准化风能资源干旱指数SWRI,风力资源以风能密度表征;S2、依据定义的标准化风能资源干旱指数进行干旱等级划分;S3、计...
刘法 冯瑶 张选泽王婷婷 王红王训明孙福宝
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对长江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预估
2025年
预估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对于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经偏差校正的气候模式数据,应用改进水库模块的SWAT模型和水文指标法,预估了21世纪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对长江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相较于原模型,改进水库模块的SWAT模型对典型水文站日径流和水文情势指标的整体模拟效果有较好提升,其中日径流模拟值与观测值的NSE(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和KGE(Kling-Gupta Efficiency Coefficient)分别提升0.01~0.26和0.01~0.08;②未来气候变化使长江流域径流呈上升趋势,其中1—4月份流量增加较为明显(最大增幅为17%),同时增加了汛前流量变异性(最大增幅为18%)、极端洪峰流量发生次数、极端洪峰流量历时和流量正变化率;③水库运行增加了枯季径流(最大增幅为67%),减少了极端洪峰流量的发生次数(最大变化幅度为-16%),并缩短了极端洪峰流量(-10%~-4%)和极端枯季流量(-51%~-38%)的历时,提升了径流的稳定性。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运行部分抵消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但受调蓄规则和库容总量的局限其对径流的调控能力仍很有限,未来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规划水库建设或动态优化水库调蓄规则。
刘罕奇王婷婷冯瑶王红孙福宝刘文彬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库运行水文情势长江流域
冰的热辐射偏振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冰作为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和生态模型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地气系统能量平衡、天气和气候变化等,利用热红外波段对冰偏振特性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运用热红外技术对冰热辐射偏振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波段、探测角、偏振角对冰热辐射偏振特性均有较大影响,而方位角影响不显著。振辐亮度表现为:LCH1>LCH3>LCH4>LCH2,偏振亮温表现为TCH4>TCH1>TCH2>TCH3,对冰热辐射偏振特性研究选择第三通道偏振亮温数据更优。探测角对冰热辐射特性影响极其显著且受偏振角影响,冰在探测角10°、偏振角30°处偏振亮温最低,这非偶然因素造成,与冰自身特性有关,探测角对冰偏振度影响表现为P0
王婷婷赵云升张洪岩张霞张丽莉
关键词:光谱学热红外偏振
新雪的热红外偏振特性研究
2015年
积雪直接影响地表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运用热红外偏振技术对新雪的发射光谱特性进行研究,可为热红外遥感监测雪的热辐射偏振特性定量研究提供基础,对加深对全球变暖理解及制定相应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波段对新雪热红外偏振特性影响很大,其偏振辐亮度(L)表现为:LCH1〉LCH3〉LCH4〉LCH2,偏振亮温(T)表现为:TCH4〉TCH1〉TCH2〉TCH3,在探测角50°偏振角90°处出现最大值而在探测角30°偏振角75°处存在最小值,利用CH3偏振亮温数据分析新雪热辐射偏振特性效果更优。探测角对新雪的偏振亮温影响极其显著,表现为:T10P30〉P40〉P20〉P10〉P50。偏振角对新雪亮温影响呈线性关系,在0-135°范围,每单位偏振角偏振亮温增加约0.003℃,这为新雪偏振亮温预测提供可能,在研究探测角对新雪偏振亮温影响时可忽略波段造成的差异。相对方位角对新雪的热辐射偏振特性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由物质表面粗糙程度与组织结构差异导致,利用热红外偏振度对新雪的理化特性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王婷婷李召良唐伯惠孙玮琪赵云升
关键词:光谱学热红外偏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