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彦妍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面瘫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通过建立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致小鼠面瘫模型,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面瘫小鼠面部运动皮层及面神经核团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选取89只4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只)和实验组(n=81只),实验组用26G针头在右耳廓背面近耳根处皮肤连续搔刮后,将25μL HSV-1接种创面上,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于面瘫后6、12、24、48、72h及7d取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方法检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接种HSV-1后,其中44只出现面瘫,面瘫率为54.32%。GR mRNA在面瘫早期小鼠的大脑面部运动皮层及面神经核团中表达逐渐降低,6h达最低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升高,于48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之后又逐渐降低,7d时已接近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 mRNA表达变化规律与GR蛋白表达变化相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面神经核团中可见糖皮质激素受体阳性细胞表达,并且也存在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结论病毒性面瘫后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呈动态变化,提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与面神经损伤的进展密切相关,对于临床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贝尔面瘫,防止激素抵抗现象具有指导意义。
- 姜振王海波李建峰韩月臣徐磊刘闻闻毛彦妍
- 关键词:受体糖皮质激素面瘫
- 病毒性面瘫小鼠脾脏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建立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致小鼠面瘫的模型,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面瘫小鼠脾脏中的表达。方法选择4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小鼠用搔刮法接种病毒于左耳耳郭后,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分别于面瘫后不同时间点取脾脏,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GR mRNA及蛋白于面瘫后24 h达最低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升高,于3 d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又逐渐降低,7 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实验组小鼠脾脏中可见GR阳性细胞。结论 GR在HSV-1致病毒性面瘫小鼠脾脏中的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增高,再恢复至对照水平的表达规律。提示小鼠病毒性面瘫后,脾脏中GR呈规律性的表达变化,可能在面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古林涛王海波李建峰韩月臣刘闻闻毛彦妍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脾脏1型单纯疱疹病毒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