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勇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马尾藻
  • 2篇养殖
  • 2篇褐藻
  • 1篇冬季养殖
  • 1篇对虾
  • 1篇多样性
  • 1篇芽诱导
  • 1篇羊栖菜
  • 1篇养殖周期
  • 1篇饮料
  • 1篇有性繁殖
  • 1篇原汁
  • 1篇栽培
  • 1篇再生苗
  • 1篇遮阳网
  • 1篇针叶
  • 1篇色素
  • 1篇色素添加剂
  • 1篇珊瑚
  • 1篇生物饲料

机构

  • 9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9篇朱军
  • 9篇鲍时翔
  • 9篇林勇
  • 7篇黄惠琴
  • 2篇刘鑫鑫
  • 2篇刘若愚
  • 1篇胡永华
  • 1篇冼健安
  • 1篇莫坤联
  • 1篇邢珊珊
  • 1篇苏醒

传媒

  • 2篇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5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南省2个冬青叶马尾藻种群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海南省冬青叶马尾藻不同地理种群的多样性,从潭门镇和长坡镇收集到12份冬青叶马尾藻样品,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得了其cox1(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rbc L(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及ITS(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多序列比对显示,2个种群的冬青叶马尾藻的cox1、rbc L序列很保守,未发现多态性位点;而ITS序列变异较大,在碱基组成和序列长度上均有丰富的多态性。根据ITS的序列特征将所分析样品分为A、B和C 3个类群。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类群能以较高的置信度与数据库中其他地域来源的冬青叶马尾藻聚为一支,其中A、B类群的亲缘关系非常近,而C类群与其他地域来源的冬青叶马尾藻更相似。
邹潇潇刘鑫鑫朱军林勇黄惠琴鲍时翔
关键词:褐藻种群多样性系统进化
长茎葡萄蕨藻池塘养殖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茎葡萄蕨藻池塘养殖的方法,属于海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1)选择池塘;(2)清池;(3)搭建遮阳棚;(4)铺垫附着基;(5)低位池消毒;(6)种苗投放;(7)养殖管理;(8)采收。所述的长茎葡萄蕨藻池塘...
朱军鲍时翔林勇刘若愚邹潇潇黄惠琴
文献传递
马尾藻功能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发
黄惠琴鲍时翔朱军莫坤联郑志国胡永华邹潇潇冼健安林勇
从南海海域筛选获得产褐藻胶裂解酶海洋细菌40株,分布于18个属、36个种,多样性非常丰富。基于多相分类法完成其中3株新种的鉴定,鉴定菌株HB172198为类芽孢杆菌属新种,完成其产酶发酵优化,明确酶学性质,通过ARTP等...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饲料添加剂马尾藻对虾
一种匍枝马尾藻无性种苗繁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匍枝马尾藻组织培养育苗的方法,属于海藻组织培养技术领域。首先将采集的野生匍枝马尾藻清洗并暂养,选择完整幼嫩侧枝用次氯酸钠消毒,以侧枝的茎或叶片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培养不定芽形成再生叶片,然后利用再生叶片为...
朱军鲍时翔苏醒邹潇潇林勇
文献传递
羊栖菜冬季南养的初步研究
2017年
采用浮筏式养殖方式于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海区进行了羊栖菜的冬季南养试验,记录了其生长规律,并比较了不同养殖水深对羊栖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营养生长的过程中,藻体长度以趋近于线性的方式增长;而质量的增加则表现出由慢到快的规律。在水深60 cm的条件下羊栖菜生长最快;本次试验羊栖菜干品产量为340kg/亩,比浙江洞头养殖的羊栖菜平均产量增长约42.9%,而养殖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试验结果不仅证实了在海南进行羊栖菜冬季南养的可行性,而且显示出周期短、产量高的优势,为建立羊栖菜"冬季南养"的新型养殖模式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邹潇潇林勇朱军黄惠琴鲍时翔
关键词:羊栖菜冬季养殖养殖周期
一种海葡萄汁饮料及其制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葡萄汁饮料制备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首先挑选、清洗、整理成熟的海葡萄榨成海葡萄原汁,再利用纳滤膜进行脱盐浓缩,脱盐海葡萄汁用水稀释,并加蔗糖、维生素C调配,再经高压均质机均质,高温杀菌冷却得到的海葡...
朱军鲍时翔林勇邹潇潇刘若愚
文献传递
马尾藻属新变种——拟披针叶马尾藻潭门变种的形态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2016年
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发现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马尾藻。形态鉴定结果显示,该马尾藻与拟披针叶马尾藻的形态特征十分相似,但气囊结构有明显差异,故将其定名为拟披针叶马尾藻潭门变种。对该新变种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及其与马尾藻属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拟披针叶马尾藻潭门变种隶属于真马尾藻亚属,并与瓦氏马尾藻和亨氏马尾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邹潇潇刘鑫鑫朱军林勇黄惠琴鲍时翔
关键词:新变种褐藻马尾藻系统进化分析
匍枝马尾藻人工栽培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索匍枝马尾藻(Sargassum polycystum)的人工栽培技术,采用浮筏式栽培方式于2015年3—6月在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进行了匍枝马尾藻的人工栽培试验,记录了该藻的生长规律,并通过栽培水深和夹苗密度试验,比较了不同栽培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3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匍枝马尾藻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其中藻体长度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以前,而藻体重量以相对稳定的速率持续增长至5月下旬。栽培水深和夹苗密度分别对匍枝马尾藻的藻体长度和分枝数有显著影响,而藻体鲜重则同时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P<0.05)。研究表明,适量增加匍枝马尾藻的栽培水深和控制夹苗密度有利于促进其生长;为有效提高匍枝马尾藻的产量,栽培水深应设计为80 cm左右,夹苗密度控制在10 cm左右。
邹潇潇林勇朱军黄惠琴鲍时翔
关键词:栽培水深
匍枝马尾藻有性繁殖和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2016年
为研究匍枝马尾藻有性繁育过程的特点和人工育苗的可行性,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培养观察的方法,对匍枝马尾藻雌雄生殖托特点、受精卵分化等有性繁育过程、以及假根的形成、幼苗发育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匍枝马尾藻的人工育苗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匍枝马尾藻的繁殖季节集中在每年的5—6月份;水温达到28℃时,生殖托出现排精排卵现象;从受精卵发育到形成具有假根的幼苗约需要48h;幼苗发育缓慢,35d后出现原生叶。人工育苗结果显示,幼苗栽培35d,幼苗株高为2.5~3mm,密度为6~10株/cm2;海区栽培60d后,匍枝马尾藻幼苗株高可达到7cm,幼苗密度为2株/cm2。本试验结果为匍枝马尾藻的人工规模环境育苗提供了技术指导。
邢珊珊邹潇潇林勇朱军黄惠琴鲍时翔
关键词:有性繁殖人工育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