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桦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北京市120院前医疗急救道路交通伤害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基于北京市120院前医疗急救道路交通伤害相关资料,分析道路交通伤害的区域差异,指出道路交通伤害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存在中度以上的空间聚集,对于指导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资源配置和“绿色通道”建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向珍君计玉容于海玲杨桦邵石雨
-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空间自相关
- 拨亮急救勇士心中那盏灯
- 2020年
-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常状态,如何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急救中心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断实践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疫情发生以来,北京急救中心承担着首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始终冲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保障市民日常急救需求的最前沿。急救中心党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柔性管理效应,拓展其组织协调、疏通凝聚、动员激励、调适关怀功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张桂霞杨桦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后全部给予胺碘酮治疗,并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病情发展做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有效率达90%以上,室性早搏的恢复率达93.3%,阵发性房颤患者恢复率达93.6%。且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康复率相比,这两种心律失常的康复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轻微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呕吐等,但采取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备选药物之一,该药安全性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 杨桦
- 关键词:胺碘酮急诊应用
- 北京市院前急救老年患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院前急救老年患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急救中心2019-01-01至2020-12-31院前急救老年患者死亡病例,从性别、年龄、死亡原因、呼叫时间、呼叫地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老年患者死亡80~89岁占比最高,男女比例1.06:1。死亡原因排除猝死及原因不明(38.79%),位居前3位分别是循环系统(36.12%)、肿瘤(10.32%)、消化系统(6.8%),男女死亡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24,P<0.001)。死亡例数冬春季较夏秋季多,高发月死亡例数为低发月2.97倍;白天多于夜晚,高发时段死亡例数为低发时段2.27倍。死亡病例绝大多数发生在家中(92.85%)。结论北京市院前老年患者医疗急救具有较明显的人口学、疾病谱、发病时间、发生地点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老年患者医疗急救防控措施、提升老年常见病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水平有一定借鉴参考作用。
- 崔甍甍杨桦
- 关键词:院前急救老年患者流行病学
-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修订前后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是北京市地方性法规,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2021年5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
- 袁海燕杨桦张桂霞张莉
- 关键词:条例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急救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 2024年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是基于现有数据生成新颖内容的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由1.0时代进入2.0时代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全球最为热门的人工智能科技领域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投入资金、人力和资源,积极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搜索、查询的效率和准确率,在此基础上逐渐催生了众多应用,使应用进入语义计算时代。急救热线存在语义快速计算的痛点,文中结合急救领域与AIGC技术,解决了急救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突发事件以后急救资源严重不足(受理能力不足)、咨询热占比线过高、急救问诊问题等,为院前急救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 杨桦张莉娜张进军
- 关键词:院前急救知识图谱
-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建设现状及策略探究
- 2024年
- 目的 明确推进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建设的策略,为院前医疗急救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果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已初步构建,但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且相关标准覆盖面窄、数量不足、修订不及时,还面临标准化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不强等挑战。结论 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标准化建设应抓住政策支持及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充分借鉴国外经验,从现状与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培养标准化复合型人才,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及时制修订相关标准,提升标准质量。
- 向珍君陈辉赵婵邵石雨杨桦
- 关键词:SWOT分析
- 灾害事故致命性大出血现场救治流程与规范
- 2024年
- 致命性大出血是灾害事故现场导致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全世界严重创伤人数高达6000多万[1],因创伤出血而导致死亡150~200万人[2,3,4]。严重创伤出血的现场紧急救治与救援管理充满挑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创伤后出血和相关的凝血障碍将成为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现场应对致命性大出血正确止血和规范施救是提高伤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死致残率的关键。及时、高效的抢救工作需要完善的救治流程及规范的操作技术指导完成。笔者聚焦灾害事故现场致命大出血患者的救治流程(图1),从现场救治、院前院内衔接和转运后送等方面进行阐述。
- 杨桦韩鹏达朱蕗颖张进军
- 关键词:现场救治凝血障碍致命性大出血大出血患者救治流程
- 突出院前急救 规范功能配置——北京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组建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结合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需要,明确了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建设、装备和管理基本要素,阐明了北京市应急医疗救援队规范化管理的模式,以期推动首都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张桂霞杨桦于海玲
-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院前急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