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杂色山雀
  • 1篇亚种
  • 1篇指名亚种
  • 1篇声谱
  • 1篇声谱分析
  • 1篇偏爱
  • 1篇子代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DNA
  • 1篇喂食
  • 1篇鸣声
  • 1篇婚配制度
  • 1篇婚外
  • 1篇繁殖
  • 1篇繁殖期
  • 1篇父权
  • 1篇大山雀

机构

  • 3篇辽宁大学

作者

  • 3篇常鹏
  • 3篇万冬梅
  • 3篇李静
  • 2篇殷江霞
  • 2篇尹黎献
  • 1篇李剑
  • 1篇张雷
  • 1篇李东来
  • 1篇李乐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Zoolog...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杂色山雀亲代喂食与子代乞食间的行为被引量:3
2012年
在育雏期,晚成鸟的子代一般都是由双亲共同来抚育,子代为了更好地存活,会用自己的方式竞争获得更多的食物和更好的生存空间,同时亲代也会根据子代的乞食信号来分配食物。2011年3~7月采用针孔摄像技术录制了杂色山雀(Parus varius)育雏期巢内亲代与子代间的行为,统计了亲鸟站位、雏鸟站位、雏鸟乞食强度及亲鸟的喂食情况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雌雄亲鸟在巢中的站位各有特点,雄鸟在整个育雏期都喜欢站在距离巢口较近的位置;雌鸟站位不太固定,前期离巢口相对较远,中期和后期离巢口相对较近;(2)雏鸟离亲鸟越近,乞食强度越大,获得食物的机会就越多;离亲鸟越远的雏鸟越不爱乞食,所以站位对雏鸟的食物获得影响最大;(3)雌鸟承担主要的育雏任务,喂食频率远大于雄鸟;(4)育雏期的不同阶段雏鸟乞食强度、亲鸟喂食频率变化很大:中期雏鸟乞食强度最大,亲鸟喂食频率最高,后期雏鸟乞食强度最弱;(5)整个育雏期雌性亲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爱行为,但雄性亲本在中、后期更偏爱体型大的雏鸟。可见杂色山雀子代的行为和体型大小影响着亲代的食物分配,亲代也会根据雏鸟日龄调整站位和喂食行为。
李静殷江霞尹黎献李乐常鹏万冬梅
关键词:杂色山雀
大山雀的婚外父权调查
2013年
婚配制度作为一种进化稳定对策是动物对某一环境包括种群内部环境适应的结果,在动物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山雀(Parus major)是一种广域分布物种,研究显示广域分布物种的形态、生理、行为、生态特征及婚配制度在不同地区或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该文选择了分布于中国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山雀(P.m.mmor)种群开展其婚配制度研究。野外共采集了22巢大山雀亲代和子代血液样本。结果如下:(1)从11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了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位点用于大山雀父权鉴定,在母本已知的情况下确定父权的准确率可达99.98%;(2)巢内父权鉴定结果显示,31.8%(7/22)的巢包含婚外父权,8.12%(16/197)的子代为婚外子代。与其他森林雀形目鸟类相比,大山雀婚外子代的比例明显偏低(<10%),每个存在婚外父权巢的婚外子代比例各异(55.6%~9.1%),且无明显规律。
尹黎献张雷常鹏李静万冬梅
关键词:大山雀微卫星DNA婚配制度
杂色山雀指名亚种繁殖期的鸣声行为被引量:3
2013年
2012年3~7月,对辽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9巢18只杂色山雀(Parus varius varius)个体及其雏鸟的鸣声进行了录音,共获取了9种类型鸣叫(呼唤、警戒、报警、恫吓、驱逐、惊叫、喂食、雏鸟乞食、集群)和5种类型鸣唱。通过语图分析得出音节类型18种,频率范围为800~18 900 Hz。对杂色山雀不同个体鸣声特征参数的比较发现,鸣声的句子和音节时长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最高频率、最低频率在不同个体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实现了对杂色山雀繁殖期鸣声参数的量化,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繁殖行为。
李剑万冬梅李东来李静常鹏殷江霞
关键词:杂色山雀鸣声声谱分析繁殖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