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松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淹没区
  • 3篇三峡工程
  • 3篇文物古迹
  • 3篇古迹
  • 2篇价值评估
  • 1篇新址
  • 1篇元评价
  • 1篇适宜性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古镇
  • 1篇大昌古镇

机构

  • 4篇中国文物研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宏松
  • 3篇李秀清
  • 1篇张立敏
  • 1篇张晓彤

传媒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05
  • 3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搬迁新址适宜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大昌古镇始建于西晋太康年初,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建于明代。镇内目前保存完好的东、西、南三条街道,沿街多为具川东地区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是重庆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古镇又是三峡工程库区重庆段保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了更好地再现三峡库区古老的历史文化风貌,国家文物局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将其确定为“整体搬迁”项目。因此,对于大昌古镇搬迁新址的选择就成为本次保护工程的首要问题。对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的五处搬迁新址,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基础上,综合环境、人文及地质等因素,建立了综合评估体系,并尝试性地对拟选的几处新址进行了客观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为建设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评估体系综合考虑了城市建设的适宜程度、工程建设投资的合理性、文物环境风貌的再生性及资源开发效益的合理性四方面影响单元,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量化影响因子,建立了分层定量取值标准,采用加权平均原则,在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了综合性评价。
李宏松李秀清张晓彤
关键词:古镇元评价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科学保护方案的探讨被引量:3
1998年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前期研究中的科学分析手段及文物保存现状。根据前期普查、勘测工作成果,依据国际、国内的文物保护法规及有关规定,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针对地上、地下文物自身特点,本着又对文计算所的保护序列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地上文物采取以收取资料、原地保护、异地搬迁复制、环境整治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地下文物采取以勘测、统计取样、发掘、整理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虽然三峡淹没区的现存文物实体将应工程建设之需要很大程度上失去起原有的保存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对于其文物文化内涵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李宏松张立敏
关键词:三峡工程淹没区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一)被引量:7
1998年
文物价值是客观的,是文物本身固有的……依据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古迹的特定地位,阐明了其文物价值,不应仅从现定文物级别下定论,还应立足于三峡地区本身的历史、文化及地理背景,从历史、艺术、科学等各方面去识别、评价。由于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包罗万象,在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价值评估时,其出发点、侧重点乃至整个价值评估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根据淹没区内建筑、石刻、古遗址以及古墓葬四大类分别进行了论述评价。
李秀清李宏松
关键词:三峡工程文物古迹价值评估环境影响评价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的价值评估(二)被引量:5
1998年
文物价值是客观的,是文物本身固有的……依据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古迹的特定地位,阐明了其文物价值,不应仅从现定文物级别下定论,还应立足于三峡地区本身的历史、文化及地理背景,从历史、艺术、科学等各方面去识别、评价。由于三峡工程淹没区内文物包罗万象,在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价值评估时,其出发点、侧重点乃至整个价值评估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根据淹没区内建筑、石刻、古遗址以及古墓葬四大类分别进行了论述评价。
李秀清李宏松
关键词:三峡工程文物古迹价值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