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磊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浸出
  • 2篇回收
  • 1篇选择性浸出
  • 1篇氧化铝
  • 1篇氧压浸出
  • 1篇冶炼
  • 1篇冶炼渣
  • 1篇溶剂
  • 1篇溶剂萃取
  • 1篇砂状氧化铝
  • 1篇双金属
  • 1篇双金属催化剂
  • 1篇酸性
  • 1篇铁酸锌
  • 1篇铜冶炼渣
  • 1篇转炉
  • 1篇转炉渣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利用
  • 1篇萃取

机构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作者

  • 6篇廖亚龙
  • 6篇曹磊
  • 2篇叶朝
  • 1篇尹建国

传媒

  • 3篇材料导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铜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7年
火法冶炼废弃渣大量露天堆存,存在铜、铁等有价金属资源未能回收利用和重金属污染土壤及水体等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铜火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废弃渣的物相特征,以及渣中铜、铁等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分析和讨论了选矿分离、湿法提取、火法贫化、高温氧化、高温还原等工艺处理铜冶炼废渣、回收利用铜和铁的优势及存在的缺陷,展望研究趋势。分析表明:缓冷-浮选、湿法提取都能有效回收利用高品位的冶炼铜渣,湿法酸浸中的加压浸出能抑制铁的浸出而具有应用优势;矿相资源化重构是有效利用低含量铜渣中铜和铁资源的有效方法;在熔融态炉渣中加入氧化钙改性重构后缓冷,再进行浮选和磁选,既能回收炉渣中的铜和铁,且浮选尾渣可以直接用于建材行业,更具备应用前景。
廖亚龙叶朝王祎洋曹磊
关键词:废物处理回收冶炼渣
溶液中镓的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从钢铁、有色金属、煤化工及磷化工等行业中的含镓物料中回收镓,需面临从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分离镓的问题。综述了含镓溶液中提取和分离镓的研究现状,分析和讨论了溶剂萃取、液膜萃取、萃淋树脂萃取等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展望了研究趋势。溶剂萃取、液膜萃取及萃淋树脂萃取工艺皆能有效提取和分离溶液中的镓,其中协同萃取、液膜萃取及萃淋树脂萃取的选择性和萃取效率高,而且流程短、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好,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廖亚龙曹磊王祎洋叶朝
关键词:溶剂萃取回收稀有金属
锌置换渣加压酸性浸出过程铁的物相转化及其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了锌置换渣的加压酸浸过程Fe矿物相的浸出行为和浸出料浆过滤性能。利用OM、SEM-EDS、XRD、FTIR、XPS等检测手段,对原料和典型浸出渣的成分及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在锌置换渣中主要呈三价,以多孔疏松的ZnFe_2O_4形式存在;在低酸浸出渣中主要呈三价,是以外层包覆硅胶的密实ZnFe_2O_4形式存在;在高酸条件下,二价和三价共存,摩尔比约为27:23,主要以铁硅氧化物(Fe O-y SiO_2)形态存在。加压浸出可使原料中以ZnFe_2O_4形态存在的Fe大部分进入溶液,促使渣中残余Fe转化为铁硅氧化物形态,避免渣中胶质Si、Fe共存、协同恶化浸出矿浆的过滤性能,并最终与渣中的Pb沉淀重构,形成具有孔道结构的物质FeO-x Pb O-y SiO_2,有效改善了料浆的过滤性能。
曹磊廖亚龙史公初张宇
关键词:加压浸出铁酸锌
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综述了Pd-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Pd-Ni双金属催化剂制备过程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现状,展望研究方向和趋势。浸渍法虽然操作简单、活性组分利用率较高,但存在颗粒分布不均匀、催化活性低的局限性;与浸渍法相比,化学沉淀法和置换法具有更高的分散度、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是PdNi双金属催化剂制备的可行方法。电沉积法具有可以控制颗粒分布和晶核生长等优点,能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在传统制备方法中引入超声、微波辐照等手段的耦合法制备Pd-Ni双金属催化剂,能有效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是Pd-Ni双金属催化剂制备的趋势。
王祎洋廖亚龙黄斐荣曹磊
关键词:双金属催化剂加氢催化脱氯
响应曲面法优化镍转炉渣氧压选择性浸出工艺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优化镍转炉渣加压条件下H_2SO_4选择性浸出Co、Ni、Cu,抑制Fe浸出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建立影响选择性浸出率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研究浸出温度、c(H_2SO_4)及液固比及上述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对提高Co、Ni、Cu浸出率及减少Fe浸出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出温度和c(H_2SO_4)对浸出率影响最显著,液固比次之.c(H_2SO_4)越高,Co、Ni、Cu和Fe的浸出率越高,而提高浸出温度有利于降低Fe浸出率.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温度为210℃、c(H_2SO_4)为0.38 mol/L、液固比为4.25 m L/g,在该条件下,Co和Ni的浸出率均大于98%,Cu浸出率大于96%,Fe浸出率小于0.4%.浸出控制参数优化后提高了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同时也降低了Fe浸出率,实现了镍转炉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其与Fe的高效分离.
黄斐荣廖亚龙王祎洋曹磊
关键词:选择性浸出固体废弃物氧压浸出
高比表面积砂状氧化铝制备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比表面积是砂状Al_2O_3的重要参数,对产品的溶解性能、吸氟能力等特性有显著影响。介绍了影响Al_2O_3比表面积的微观孔结构因素,分析了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和氢氧化铝煅烧过程的调控措施对砂状Al_2O_3产品形貌、粒度、比表面积等参数的影响,概述了外场强化、改变溶液体系等新的制备技术及其产品性能。指出各种强化技术可与现行生产工艺相匹配,为产出冶金级砂状Al_2O_3和化学品活性Al_2O_3等不同种类的高比表面积产品提供了新的途径。认为突破强度随比表面积增大而降低这一瓶颈并开发出高质量的砂状Al_2O_3依然是今后的一个研究热点。
曹磊尹建国廖亚龙黄斐荣王祎洋
关键词:砂状氧化铝比表面积孔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