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俊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85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篇页岩
  • 4篇页岩气
  • 4篇成藏
  • 3篇龙马溪组
  • 2篇煤层
  • 2篇煤层气
  • 2篇储层
  • 1篇氮吸附
  • 1篇等温吸附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背景
  • 1篇东濮凹陷
  • 1篇信息维
  • 1篇涌出
  • 1篇涌出量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丰度

机构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福建出入境检...
  • 1篇贵州省煤田地...

作者

  • 12篇方俊华
  • 10篇朱炎铭
  • 6篇陈尚斌
  • 4篇魏伟
  • 3篇王红岩
  • 3篇刘洪林
  • 3篇王道华
  • 3篇曹新款
  • 3篇罗跃
  • 3篇杜志立
  • 2篇李伍
  • 2篇王怀勐
  • 2篇赵雯
  • 1篇赵洪
  • 1篇兰晓东
  • 1篇吕红玉
  • 1篇闫庆磊
  • 1篇常俊合
  • 1篇王继尧
  • 1篇周学年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 1篇吐哈油气
  • 1篇中国煤层气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五轮山井田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被引量:27
2008年
贵州五轮山井田自二叠系煤层形成以来,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更替。在构造控制下,煤层主要经历了四期煤化作用。煤层气主要生产阶段,发生在印支期末—燕山早期,保存的煤层气资源量巨大,据勘探资料推算,可采煤层的煤层气含量达到7.14~32.30m3/t.r。构造演化研究表明,自燕山期煤层气成藏以来,五轮山地区处于持续抬升剥蚀状态,煤层埋藏不断变浅,并发育了多组节理和断层。该区构造较为完整,煤层厚度较大,其主力煤储层层间距较小,盖层以泥岩为主,虽经多期构造改造,盖层仍保存完整,煤层较小,为煤层气的创造了条件。
朱炎铭赵洪闫庆磊王辉方俊华
关键词:煤层煤层气
四川盆地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32
2011年
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四川盆地南缘长宁—兴文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39个露头泥岩/页岩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泥岩/页岩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53.39%和29.15%;其次为方解石,平均含量为5.46%;另外,还含有少量的长石、白云石、石膏、黄铁矿等矿物。龙马溪组为浅海陆棚沉积,对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有利,为页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条件;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反映出龙马溪组已经历晚成岩阶段,对应有机质演化的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适宜页岩气形成的成熟度条件。黏土矿物对页岩气藏的形成和开发有一定积极意义,龙马溪组底部厚度约为30m的地层,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低、相应孔隙率高且脆性矿物石英含量大于50%,是理想的页岩气重点勘探开发层位。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研究为其吸附储存、裂缝评价、渗流运移、压裂造缝和工艺性能等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陈尚斌朱炎铭王红岩刘洪林魏伟方俊华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X射线衍射龙马溪组下志留统
蜀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基础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蜀南地区早志留世处于较深水的陆棚沉积环境,广泛发育一套静水、缺氧环境下的黑色页岩,其中下志留统黑色笔石页岩十分发育。通过对以往研究资料分析处理、野外露头调查以及实验测试等手段,从页岩空间展布、埋藏与演化、有机地球化学等角度对龙马溪组黑色页岩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较高、有机质类型好、演化程度高、厚度大、裂缝发育,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基础。该研究可加深对页岩气成藏基础条件认识,为其他有利区优选提供参考。
方俊华朱炎铭魏伟陈尚斌杜志立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前景有机质丰度非常规气藏
开滦矿区东欢坨煤矿瓦斯涌出规律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分析了东欢坨煤矿瓦斯涌出特点,研究了影响瓦斯涌出的地质因素,其主要有断层和褶皱、地下水、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结果表明:遇正断层瓦斯涌出量减少;地下水丰富,瓦斯涌出量减少;砂泥岩比越大瓦斯涌出量越少;煤层埋深增大,瓦斯涌出量增加。同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对8煤、9煤瓦斯涌出量进行了分源预测。研究成果对认识煤矿的瓦斯分布特征、指导该矿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赵雯朱炎铭王怀勐罗跃曹新款王道华方俊华
关键词:煤矿瓦斯涌出量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
煤层气井历史拟合评述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煤层气井储层模拟及历史拟合研究现状,概括了近20年的煤层气井历史拟合发展进程,介绍了目前煤层气井储层模拟研究运用最广泛的COMET3软件,并以沁水南部QN03井为例,介绍了如何运用COMET3软件进行历史拟合及产能预测。
赵雯朱炎铭张晓莉王怀勐曹新款王道华方俊华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模拟历史拟合
开平煤田深部9煤厚度预测的数学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开平煤田深部9煤层是重要的战略后备资源,对煤厚预测的可靠程度,是准确估算资源量的关键。根据该煤田沉积环境、赋煤规律及构造发育特征,选择了3条不同方向的剖面,建立了以煤层厚度及煤层厚度预测点与煤层露头之间距离的线性回归模型、多项式模型及波动模型,并利用Matlab数学建模软件,对各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根据该煤田沉积特点,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数学模型,对开平煤田深部9煤厚度进行预测。拟合结果显示,深部9煤的煤厚变化规律明显,符合多项式拟合公式,其中三次多项式预测模型的置信度较高,能较好反映深部9煤厚度变化。
王道华朱炎铭周学年曹新款方俊华
关键词:数学模型线性回归模型
东濮凹陷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岩精细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在煤成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天然气中C5、C6、C7等碳数范围的正构、异构和环烷单体烃与可能源岩"顶空气"中相同碳数的相同单体进行相关对比;在现场采用"吸附柱法"吸附天然气中C27以上的环状化合物将其与可能源岩抽提物中的相同化合物进行多因素聚类分析相关对比,这些结果将对本区石炭-二叠系可能源岩的分布及其产烃潜力作出进一步评价。
吕红玉常俊合兰晓东李伍方俊华
关键词:天然气东濮凹陷
川南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成藏意义被引量:361
2012年
以川南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为例,运用氮气吸附法对储层纳米孔隙进行测定,通过等温线和DFT分析,对孔结构特征表征并讨论控制纳米孔隙结构的主因和纳米孔隙对页岩气成藏的意义。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较复杂,主要由纳米孔组成,具有一定的无规则孔结构,孔隙多呈开放形态,以两端开口的圆筒孔及4边开放的平行板孔等开放性孔为主;垂向上由深到浅,孔隙开放程度减小;纳米主孔位于2~40 nm,占孔隙总体积的88.39%,占比表面积的98.85%;2~50 nm的中孔提供了主要的孔隙体积,小于50 nm的微孔和中孔提供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TOC是控制该储层中纳米孔隙体积及其比表面积的主要内在因素,也是提供页岩气主要储存空间的重要物质;纳米孔对页岩气的吸附能力极强,在其内部有大量页岩气以结构化方式存在,增加了页岩气的存储量,并使模型表征复杂化;开放状纳米孔可提高页岩气解吸效率和储层渗透率,提高页岩气的产量。
陈尚斌朱炎铭王红岩刘洪林魏伟方俊华
关键词:氮吸附
基于分形理论的煤层微观裂隙复杂程度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为定量描述煤层和上覆岩层微观断裂网络的复杂程度,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为例,借助显微镜和显微光度计分析其微观裂隙的发育规律;根据分形几何原理,采用改进的网格覆盖法,计算其微观裂隙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该区煤层上覆岩石裂隙发育不大,连通性不强,有利于煤层气的储存;煤层裂隙较为发育,但闭合及充填的较多,不利于煤层气的运移;8#煤层的微观裂隙发育程度及均匀性总体上比5#煤层略高;岩层微观裂隙主要发育在午城、瑶曲和管头附近;同一位置的煤层与岩层的微观裂隙复杂程度呈负相关。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煤层气地质条件提供了依据。
杜志立王继尧方俊华叶骏
关键词:煤层信息维
四川地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的地质背景被引量:75
2010年
从构造演化入手,以四川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底部的黑色泥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页岩空间分布特征、生烃作用历程及页岩气的成藏过程。研究认为:四川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一套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属Ⅰ型干酪根,具有厚度大、埋藏适中、有机质成熟度高等有利条件,为页岩气在该地区的形成和聚集成藏,并形成大规模的气藏提供可能;威远、泸州、宜宾和自贡区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很大。
朱炎铭陈尚斌方俊华罗跃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生烃演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