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珍
-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9种皂苷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的分析方法。方法:本实验应用ThermoBDSHypersilC18柱(150mm×2.1mm,5μm),柱温30℃。以乙腈(A)-0.02%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以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正离子模式分别检测离子对m/z823.5→643.75(人参皂苷Rg1),m/z969.4→789.46(人参皂苷Re),m/z823.6→371.94(人参皂苷Rf),m/z1101.7→343.17(人参皂苷Rc),m/z969.4→789.46(人参皂苷Rd),m/z1131→371.80(人参皂苷Rb1),m/z1101.7→343.35(人参皂苷Rb2),m/z979.7→641.65(人参皂苷Ro);负离子模式检测离子对m/z889.4→853.67(麦冬皂苷D)。结果:本法专属性良好,各成分均能达到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3、0.003、0.3、0.03、0.003、0.03、0.03、5、3ng.mL-1,回收率均在97.10%~102.14%范围内,重复进样精密度均小于2.63%(RSD)。讨论:与文献中报道方法相比,本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好,可以对参麦注射液中含量差异较大的四类皂苷类成分进行同时定量,能够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余健徐晓珍顾利强高海燕辛艳飞宣尧仙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Toxicokinetic of protopanaxadiol-type ginsenosides in 28-day repeated-dose study of SHENMAI injection in dogs
- 【 AIM 】 To monitor the exposure level of 20(S)- protopanaxadiol(PPD) type ginsenosides in'SHENMAI' injection d...
- 余健辛艳飞顾利强徐晓珍张升陈灵芳由振强郑高利宣尧仙
- 关键词:TOXICOKINETICSDOGS
- 文献传递
- 伴随药效动力学指标考察的SSJJ控释片犬4周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 目的:观察连续4周经口给予"SSJJ控释片"对Beagle犬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与常规片剂型比较,评价"SSJJ控释片"重复给药的毒性、毒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情况,为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Beagle犬50只,雌雄各半...
- 杨正标杨红忠徐晓珍徐志伟潘伟温磊黄敏聪陈云祥郑高利张立将
- LC-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多西他赛的浓度
- 2019年
-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Beagle犬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取100μL犬血浆,以200μL含有50μg·L^(-1)内标(紫杉醇)的乙腈溶液沉淀蛋白,10 000 r·min^(-1)5 min离心2次,取上清液进样10μL。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ESI源正离子SRM模式,定量的子离子:多西他赛[M+H]^+m/z:830.3→549.3(26 eV),紫杉醇[M+H]^+m/z:876.3→308.1(27 eV)。结果多西他赛的线性范围为5~1 000μg·L^(-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6 5,提取回收率为89.9%~114.8%,方法回收率为94.0%~97.5%,批内变异系数<9.0%,批间变异系数<10.8%。结论本方法简便、迅速、灵敏,方法学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适用于犬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检测。
- 顾利强陈灵芳徐聪徐晓珍徐晓珍张升黄敏聪郑高利郑高利
- 关键词:多西他赛液质联用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11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11个人参皂苷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对参麦注射液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lient Eclipse plus C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b3、Rd、20(S)-人参皂苷Rh1、20(S)-人参皂苷Rg2、20(S)-人参皂苷Rg3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5~0.380 mg·m L-1(r=0.992 3)、0.055~0.220 mg·m L-1(r=0.992 2)、0.025~0.099 mg·m L-1(r=0.999 9)、0.004~0.019 mg·m L-1(r=0.999 3)、0.005~0.022 mg·m L-1(r=0.999 4)、0.156~0.626 mg·m L-1(r=1.000)、0.067~0.268 mg·m L-1(r=1.000)、0.058~0.234 mg·m L-1(r=1.000)、0.007~0.031 mg·m L-1(r=0.999 8)、0.032~0.130 mg·m L-1(r=1.000)、0.007~0.028 mg·m L-1(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1.4%~100.8%,RSD为0.34%~3.4%。样品中上述11个人参皂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38 7~0.173 0、0.086 8~0.108 7、0.033 0~0.043 5、0.009 9~0.013 4、0.011 0~0.016 0、0.175 8~0.295 4、0.085 0~0.133 9、0.066 6~0.118 4、0.008 4~0.015 0、0.033 3~0.065 5、0.009 5~0.016 8 mg·m L-1。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稳定可控,可用于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杨林陈娇婷徐晓珍顾利强张升由振强郑高利陈劲柏辛艳飞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超高效液相色谱
- UHPLC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8种人参皂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建立UHPLC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中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d、Rg3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8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8种人参皂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7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 43%~104. 24%,RSD 0. 37%~5. 34%。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
- 杨林徐晓珍陈劲柏吴友苹陈娇婷辛艳飞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UHPLC
- 参麦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和麦冬经提炼精制而成的中药复方注射剂,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人参皂苷和麦冬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围绕参麦注射液中皂苷类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不断丰富。本文就近年来参麦注射液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杨林张升徐晓珍顾利强由振强辛艳飞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药代动力学P450
- HPLC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注射剂的含量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建立一种RP-HPLC快速测定磷酸特地唑胺注射剂中磷酸特地唑胺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安捷伦Extend-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2mol/L乙酸铵溶液(p H8.5)(15:85,V/V)为流动相,流速1m L/min,检测波长300nm,进样量:10μL,柱温35℃,以外标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的含量。结果空白溶媒与空白溶剂在磷酸特地唑胺出峰时间附近无干扰峰,定量限为0.4μg/m L,在4~20μg/m L浓度范围内,磷酸特地唑胺响应与浓度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97.3%,RSD为1.6%,日内精密度RSD为0.6%,日间精密度RSD为0.7%。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且快速,适用于磷酸特地唑胺注射剂含量测定。
- 顾利强徐晓珍徐晓珍张升张升杨何张城达郑高利张立将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 基于AUC权重的参麦注射液多组分整合毒代动力学
- 目的 针对于单一组分及单一作用靶点或效应的经典动力学研究方法无法全面的揭示中药复杂成分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对体内众多生理过程产生的复杂影响.我们结合中药药代动力学思路,提出了基于AUC自定义权重系数"中药多组分整合毒代动力学...
- 辛艳飞余健顾利强徐晓珍由振强张升陈灵芳杨林郑高利宣尧仙
- 关键词:毒代动力学
-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毒代动力学被引量:1
- 2018年
- 1毒代动力学的历史和含义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s,TK)研究受试物在毒性试验中不同剂量水平下的全身暴露程度和持续时间,预测受试物在人体暴露时的潜在风险,是非临床毒性试验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药物TK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首次提出TK研究的指导原则(ICH,S3,a、b部分)[2-4]。
- 顾利强陈灵芳徐晓珍辛艳飞郑高利
- 关键词:毒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