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 基于聚落演变的岩溶山地聚落体系空间结构整合——以后寨河地区为例被引量:18
- 2016年
- 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选择黔中高原的典型岩溶山地普定县后寨河流域,探讨了1963~2010年岩溶山地的聚落和人口变迁,建立了基于聚落规模等级发展变迁和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乡村聚落发展适宜性和聚落整治类型评价方法。研究区大聚落和较大聚落主要分布在耕地条件和交通条件较好的中部峰丛洼地区东、西两侧,人口密度高值中心对应的往往是大聚落等级。研究区聚落可划分为重点村镇型、优先发展型、有条件扩展型、限制扩展型和迁弃型5类。
- 李阳兵李潇然张恒邱从毫罗光杰白晓永
- 关键词:土地利用岩溶山地
- 池武溪流域溶解无机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溶解无机碳及其碳同位素(δ^(13)C_(DIC))是指示物质来源及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和反映碳在陆地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池武溪流域内地下水、地表水的溶解无机碳及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对采样点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池武溪流域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或HCO_(3)-Ca·Mg型;流域DIC含量及δ^(13)C_(DIC)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枯水期大于丰水期,丰水期δ^(13)C_(DIC)比枯水期更偏负;枯水期和丰水期时硫酸和硝酸不同程度参与碳酸盐岩风化过程并使δ^(13)C_(DIC)偏正。
- 丁圣君周忠发石亮星闫利会黄静张恒
- 关键词:岩溶地区溶解无机碳稳定碳同位素
-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峰丛洼地乡村聚落集聚形态格局演变及其分区——以紫云县宗地乡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高度集聚是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最明显的空间格局特征,其空间形态集聚分布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乡村聚落分区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观测其聚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聚落的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合乡村聚落相关整治规划原则,对宗地乡的乡村聚落采取适宜的分区管理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聚落点规模、形状、分布均呈显著空间相关,正、负相关类型多以组团式分布;(2)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区域表现出不同的集聚格局,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控制下的乡村聚落规模、形状和分布的集聚区域空间一致性较强,而城镇化、工业化等人为过程则降低了其空间的一致性。据此可将乡村聚落分为3个管理区域,研究区东部低山丘陵区应发展特色农业管理区,适时调整优化乡村聚落用地结构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区的南部地区应发展特色村庄发展管理区;研究区的西部地势相对较高区域应发展驱动产业用地管理区,道路通达性好,应因地制宜推行区域统筹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乡村聚落的整合发展。
- 张恒李阳兵
- 关键词:乡村聚落自相关
- 双河洞流域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0
- 2022年
- 为了探究喀斯特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水-岩作用特征,以双河洞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对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监测采样。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水样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旱季和雨季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优势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优势阴离子以HCO_(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Ca^(2+)·Mg^(2+)-HCO_(3)^(-)型。(2)流域内氢氧同位素具有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雨季高、旱季低;流域沿程有着复杂的转换关系,池武溪上游以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为主,池武溪中游至下游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替补给。(3)流域氘盈余值呈现出旱季低雨季高的季节差异,在水-岩作用的影响下与当地大气降水的氘盈余值变化特征相反,而且水-岩作用强烈的区域与流域洞穴密集分布的特点相对应。
- 黄静周忠发丁圣君石亮星张恒
- 关键词:喀斯特流域氢氧同位素水-岩作用
- 外源酸对喀斯特流域碳汇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究喀斯特流域水化学特征变化以及外源酸对碳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以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9年3月、6月、10月和12月对流域进行4次监测,共选取17个水样点,通过简单数理分析、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质量平衡模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pH值介于7.81—9.00之间,流域整体呈弱碱性,阳离子以Ca^(2+)为主,占总阳离子的72.44%,Mg^(2+)次之,占总阳离子的24.38%,阴离子以HCO_(3)^(-)为主,占总阴离子的89.97%,流域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流域岩石风化类型以碳酸盐岩为主,Ca^(2+)、Mg^(2+)及HCO_(3)^(-)均来自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NO3-以农业活动与大气沉降为主要来源,而SO_(4)^(2-)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外源酸(硝酸、硫酸)溶蚀流域碳酸盐岩产生的(Ca^(2+)+Mg^(2+))占[Ca^(2+)+Mg^(2+)]_(总)的季节变化分别为38.46%、30.55%、28.68%、38.41%;产生的HCO_(3)^(-)占[HCO_(3)^(-)]总的季节变化分别为25.49%、18.97%、17.16%、24.18%.季节上,受人类活动与降雨稀释效应的影响,贡献比例均表现为春、冬两季高于夏、秋两季.
- 苏丹周忠发黄静石亮星龚晓欢张恒张恒
- 关键词:喀斯特流域水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