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利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海洋倾斜界面水表多次波时距模拟与分析
- <正>当前的多次波衰减方法基于水平界面的基本假设,多次波时距在水平界面具有随阶次增加等间距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利用这一特征可以对多次波进行预测从而达到衰减水平界面多次波的目的,但是多次波的周期性在倾斜界面遭到破坏导致传统的...
- 张广利郝重涛姚陈
- 文献传递
- 变深度缆倾斜界面水表多次波和伴随鬼波时距特征
- <正>变深度缆,或称为弯曲缆、斜缆(variable-depth streamer,简称为VDS),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海洋地震观测手段,传统的水平拖缆深度较浅,存在波浪噪声影响严重等问题,而变深度缆拖缆能够到达更深...
- 张广利郝重涛姚陈
- 文献传递
- 倾斜界面多次波和伴随鬼波时距解析研究
- <正>海洋地震勘探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多次波和伴随鬼波的干扰,多次波分为自由表面多次波和层问多次波,伴随鬼波分为震源鬼波和接收点鬼波。它们的存在给海洋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带来许多困难,甚至造成错误的地质解释。我们注意到...
- 郝重涛张广利姚陈
- 关键词:海洋地质地震勘探多次波
- 文献传递
- 倾角对海底多次波和伴随鬼波的影响
- <正>面对我国不同地区海底地震观测记录,一些记录上的多次波可以用水平层状介质的多次波来解释,许多记录上的多次波则不符合水平界面给出的特征。海底地震的炮点和接收点一般不在水面,水表反射引起震源鬼波和接收点鬼波,伴随一次反射...
- 姚陈郝重涛张广利
- 关键词:多次波
- 文献传递
- 海洋倾斜界面多次波与鬼波数值模拟研究
- 多次波预测与衰减方法的研究一直都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国内外发展了多种多次波衰减方法,可以归结为两大类——滤波法和波动理论法。无论是滤波法还是波动理论法,在建立模型时都是基于水平界面的基本假设,对于倾...
- 张广利
- 文献传递
- 海洋地震资料多次波衰减方法综述被引量:20
- 2016年
- 多次波衰减方法的研究一直都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够选择合理有效的多次波衰减方法,提高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本文着重论述了当前较为成熟的两大类多次波衰减方法——滤波法和波动理论法,并就多次波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本文首先就滤波法和波动理论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两大类方法中较为经典的代表性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原理解释,并且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多次波衰减方法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其次,在论述经典多次波衰减方法的基础上,对近些年来多次波衰减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综合法、稀疏反演法和多次波成像技术等,指出了经典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新技术发展的必要性.最后,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多次波衰减问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对未来海洋多次波衰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 张广利郝重涛姚陈
- 关键词:多次波滤波法
- SKS波对地壳裂隙各向异性的响应--理论地震图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穿透含裂隙、裂缝地壳8s视周期的SV波的理论地震图研究表明,当地壳平均裂隙密度高于0.01即横波各向异性高于1%时,非对称面内不同方位的SKS波均发生分裂;地震图中直接的记录显示是切向T分量上出现SKS波的振动,其振幅随地壳平均裂隙密度的增大而增强,甚至能与径向R分量上的振幅相当.局限于上地壳的强裂缝各向异性同样能引起SKS分裂.长周期SKS波分裂对地壳内裂隙、裂缝的分布缺乏分辨率.直立平行排列裂隙、裂缝使得SKS分裂T分量记录特征具有方位对称性,这来自于HTI介质中快、慢波偏振和到时差随方位变化的对称性;而倾斜裂隙、裂缝使得该方位对称性丧失.对实际观测SKS分裂的偏振解释需要考虑地壳裂隙各向异性,特别是断裂附近的强裂缝各向异性.
- 姚陈郝重涛张广利
- 关键词:理论地震图地壳各向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