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彬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粉末化碎石”理论对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疾病进行治疗的价值研究
- 2023年
- 探究肾结石疾病在“粉末化碎石”理论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6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依据碎石程度完成分组,即粉末组、碎块组,均有34例,前者碎石直径在2mm以内,后者碎石直径不低于2mm,研究在2021年6月-2023年6月实施,比较临床指标,统计并发症,观察结石清除复发情况,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止痛时间等统计后均有意义,粉末组短于碎块组,P<0.05。评估各组排石疼痛程度,结果有意义,粉末组低于碎块组,P<0.05。统计各组排石后产生的并发症,结果有意义,粉末组低于碎块组,分别为5.88%、23.35%,P<0.05。粉末组术后1个月有97.06%的清除率,术后3个月有100.00%的清除率,均高于碎块组(76.47%、88.24%),结果有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后也有意义,粉末组低于碎块组,分别为2.94%、17.65%,P<0.05。经各维度评估肾结石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有意义,粉末组高于碎块组,P<0.05。结论 以“粉末化碎石”为基础落实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可推广,能达到较为彻底的肾结石清除效果,可预防肾结石复发,缩短结石排出时间,且排石时痛感轻微,可改善肾结石患者生活质量。
- 赵虎雒强张立进姜彬吴斌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
- 一种长非编码RNA 及其在诊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LINC00961在制备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及靶点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在NSCLC中LINC00961的下调与临床分期及肿瘤体积密切相关,同时还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改变LI...
- 刘志利茅卫东王赛花姜彬
- 文献传递
- 分析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后尿流动力学参数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尿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简单随机选择100例进行分组治疗,依据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尿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8,P>0.05)。术后观察组IPSS评分为(7.5±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1,P<0.05)。对比两组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5.1±0.3)d、(7.2±0.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8、13.728,P<0.05)。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率为(18.5±3.1)mL/s、膀胱残余尿量为(17.5±2.4)mL,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6、12.063,P<0.05)。结论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可达到良好疗效,利于患者康复,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参数,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功能。
- 赵虎吴斌李文军江岳方查振雷姜彬张立进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临床疗效
- 一种腹腔镜切皮刀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皮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腹腔镜切皮刀,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外壁呈螺纹结构的固定盖连接环,壳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切皮刀调节机构,切皮刀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柱,活动柱的底...
- 姜彬吴斌赵虎袁军刘志利
- 文献传递
- 淋巴血管侵犯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相关临床预后意义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系统性评价淋巴血管侵犯在预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分析研究,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7年5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NOS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与Stata 12.0软件对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相关临床队列研究,发表时间2008—2017年。相关膀胱癌患者共12 354例,其中有淋巴血管侵犯者4 272例,占34.6%。Meta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阳性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在总体生存率(HR=1.26,95%CI 1.16~1.38,P〈0.001)、无复发生存率(HR=1.27,95%CI 1.06~1.52 ,P〈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1.30,95%CI 1.18~1.42,P〈0.001)3个方面均低于淋巴血管阴性的患者。Egger′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侵犯在总体生存率(P=0.636)、无复发生存率(P=0.07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0.342)方面均无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但相关结论仍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张立进查振雷赵虎袁军姜彬杨伟陈晓华吴斌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生存预后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7
- 2017年
-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HLL)治疗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27~45岁,平均(34.1±9.5)岁.合并输尿管扭曲28例,合并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7例.20例接受f-UHLL治疗,25例接受RPLU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发热率等.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漏尿、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手术未对肾功能产生明显影响.RPLU组和f-UHLL组患者在手术时间[(78.4±8.5) min比(73.3±11.3) min,t=0.61,P=0.67]、术后拔除双J管时间[(33.8±3.4)d比(37.6±8.9)d,t=2.37,P=0.08]、术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41.3±7.6) ml/min比(40.5±±7.1)ml/min,t=0.78,P=1.27]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f-UHLL组相比,RPLU组住院时间长[(5.9±1.7)d比(4.2±1.6)d,t=1.92,P=0.04],术后发热率低(4%比30%,x2=5.72,P=0.03)、结石清除率高(100%比75%,x2=7.03,P=0.01).f-UHLL组5例患者术后发生结石残留,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自行排出.结论 RPLU与f-UHLL在治疗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方面均安全、有效,RPLU相比f-UHLL可在提高结石清除率的同时降低术后的发热率.
- 张立进吴斌查振雷赵虎杨伟陈晓华姜彬黄青李文军袁军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碎石术
- 长链非编码RNA DUXAP8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膀胱癌预后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长链非编码RNA DUXAP8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膀胱癌预后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长链非编码RNA DUXAP8用于膀胱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或无复发生存时间的预测。本发明通过对长链非编码RNA DUXAP8的基因组位...
- 姜彬吴斌刘志利赵虎袁军
- 文献传递
- 人工促勃起状态下对后尿道血管瘤诊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初步探讨人工促勃起状态下,经尿道内窥镜在后尿道血管瘤的诊治过程中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例后尿道血管瘤患者的诊治过程。所有患者均以勃起或者性生活过程中无痛性肉眼血尿为第一主诉。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MRI或者CT扫描等检查,以排除泌尿系肿瘤或者结核。患者全身麻醉后以罂粟碱局部注射阴茎海绵体后制造人工促勃起状态,通过内窥镜对所有患者的后尿道进行手术诊治。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密切随访,以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身麻醉后人工促勃起状态下,所有患者在内窥镜下均证实为后尿道血管瘤,患者行经尿道血管瘤电切术,术后留置尿管1周。患者术后2个月开始行性生活。平均随访12.7(10~18)个月,随访过程中未见血管瘤复发及尿道狭窄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后尿道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临床疾病,常规检查方法对其诊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促勃起状态下通过内窥镜操作可有效提高其临床诊治效果。
- 赵虎张立进吴斌姜彬雒强杨伟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