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萍
-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种群香果树开花物候及繁殖器官数量特征被引量:5
- 2016年
- 野外定点观测了不同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伏牛山、武夷山、三清山和大别山种群)的开花物候,并统计分析了其花枝、花和果实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香果树单花花期以伏牛山种群最短,为5-6 d,其余种群的较长,为7-8 d;伏牛山种群始花期和终花期均较早(7月1日,8月3日),花期持续时间34 d显著短于其他种群,由伏牛山种群至武夷山种群,随着种群地理位置的南移,香果树的始花期逐渐推迟,花期持续时间逐渐增长;花枝、花和果实的分布及数量受其所在树冠的位置以及种群所处的环境的影响较大.母树树冠的上层和阳面的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位置的数量.伏牛山种群虽然单株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较少,但单花枝产花的数量(184.08±28.71)和座果数量(1.62±0.20)显著高于其他种群,武夷山种群单株母树花枝、花和果实的数量比例最高,而单枝座果数量较低(0.74±0.07),与三清山种群差异不显著.开花物候指数与生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香果树开花物候对其生殖成功具有显著影响,开花数量越多的香果树母树的结实量越多;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的个体其结实量越多.
- 薛苹苹郭连金肖志鹏吴艳萍
- 关键词:香果树开花物候繁殖特性
- 香果树实生苗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7
- 2017年
- 为确定香果树实生苗的适生环境并为其自然更新提出有针对性策略,研究了不同生境(冠下、冠缘、林窗和林缘)中2年生香果树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苗高、基径、生物量等的变化及其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生境中的光合有效辐射最大值为50~1380μmol·m^(-2)·s^(-1),冠下和冠缘中香果树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而林窗和林缘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香果树实生苗为耐阴植物,但耐阴能力较弱,其功能叶的光饱和点、补偿点和暗呼吸在4种生境中大小顺序为:林缘>林窗>冠缘>冠下,表观量子效率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林窗和冠缘2种生境中香果树实生苗的适应能力较强,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较高;林窗中香果树实生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低,但实生苗的生长速度最快,生物量最大;香果树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对于冠下生境,需降低林冠层密度,增加透光率,以利于香果树实生苗的光合作用;对于林缘生境,则需要增加植被盖度,降低光照强度,以利于其快速生长.
- 郭连金杜佳朋吴艳萍肖志鹏廖婷邵秀娟
- 关键词: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实生苗自然更新
- 濒危植物香果树根萌苗和实生苗的种群特征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探究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自然更新的途径以及不同起源幼苗的种群特征,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香果树种群为研究对象,对野外样地中不同起源幼苗的数量进行统计,对幼苗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①香果树自然更新以根萌苗为主,数量占幼苗总量的65.44%,幼苗数量少,8年生幼苗仅占1年生幼苗数量的7.07%,幼苗死亡率较高;②经幂函数和线性函数模型拟合可知,香果树幼苗总体和实生苗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根萌苗种群介于Deevey-Ⅱ和Deevey-Ⅲ型之间;③香果树形态特征指标显示根萌苗的苗高、基径、叶数等均高于实生苗的数值,且随着年龄增加,两者差距增大;④树冠下、冠缘、林窗以及林缘空地4种微生境中根萌苗的形态指标均优于实生苗,根萌苗比实生苗更适宜生存于阴暗环境;⑤由于4种微生境中以冠缘和林窗处的香果树幼苗生长较好,故可对冠下幼苗进行地被物清理,增加光照,而林缘空地中的幼苗进行适当遮荫,以利于香果树幼苗的生长.
- 薛苹苹郭连金王帆毛小涛肖志鹏吴艳萍王宝云曾颖范红霞
- 关键词:香果树自然更新实生苗种群微生境